2007/02/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736
字型:
▓吳福成 輯
印度將從澳洲進口LNG
經濟崛起的新興市場大國印度,為彌補其國內能源需求持續擴大,以及確保國內的潔淨燃料之供應,已與澳洲簽署1項為期25年的LNG交易合約,將自2011年起,每年從澳洲進口250萬噸LNG。
印度計劃把進口自澳洲的LNG,用於其國內電廠發電。而LNG的來源,則將由澳洲西北大陸礁層(NWS)合資公司負責供應。該公司目前的LNG產能為每年1,160萬噸,預計從2008年起,將擴增到每年1,630萬噸。(取材自2007.1.5「西澳洲人報(The West Australian)」)
土耳其擴大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
最近伊朗因天氣寒冷導致境內天然氣供應吃緊,已暫停供應土耳其天然氣,土國被迫轉向俄羅斯增加進口天然氣。俄國天然氣工業集團(Gazprom)已回應,將分別增加經由巴爾幹半島和「藍流」兩條輸氣管道,擴大對土國的天然氣出口。
俄羅斯為紓解土耳其的天然氣短缺之危機,增加經由巴爾幹半島輸氣管道出口土國的天然氣量,從每天4,200萬立方公尺增加到4,700萬立方公尺;同時,也增加經由「藍流」輸氣管道出口土國的天然氣量,從2,800萬立方公尺增加到3,700萬立方公尺。(取材自2007.1.4「俄羅斯新聞(RIA Novosti)」)
越中兩國將共同探勘北部灣油氣資源
越南總理府日前已批准與中國共同探勘北部灣油氣資源協議。該協議係由越南石油總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於2006年11月間簽署,雙方將共同進行油氣資源探勘,並聯合開發在兩國海域內的北部灣油氣資源。
據瞭解,目前越南與中國的陸地邊界已立碑劃界完畢,但北部灣海域因尚有小島主權爭議,迄今尚無法劃界。但越中兩國已採取「暫時擱置主權爭議」、「共同開發海域資源」政策,因此才得以順利簽署共同探勘北部灣油氣資源協議。(取材自2007.1.4越南「Thanh Nien Daily」)
伊拉克油田生產今年可望復甦
2007年因預期美國將從伊拉克撤軍,伊國國會已著手制訂相關法規,希望歷經戰亂而大幅滑落的石油生產量能早日復甦。根據調查資料,伊拉克的石油蘊藏量在全世界排名第3,其油田生產是否復甦,關係到今後全球油價的走向。
目前伊拉克的油田生產,每日的石油產量為250萬桶,預計到2012年則可提高到600萬桶。因此伊拉克政府已把儘速恢復治安、爭取歐美能源集團提供增產技術及增加石油生產收入等,列為年度施政首要目標。(取材自2007.1.3日本「?????? ??????」)
俄調漲天然氣出口價格具政治動機
在2006年末、2007年初,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集團(Gazprom)陸續對前蘇聯加盟國調漲天然氣出口價格,越是親歐美的國家其調幅越大,背後具有濃厚的政治動機。外界評析,這是俄羅斯政府把能源當成「外交籌碼」的實例寫照。
Gazprom調漲天然氣出口價格,主要針對喬治亞、烏克蘭、亞塞拜疆、摩爾多瓦等國;這些國家共組了一個「民主和經濟發展聯盟」,又稱古阿姆(GUAM)集團,本質上是反俄聯盟。顯見,俄羅斯調漲天然氣出口價格之措施,與相關國家之間的政治關係緊張有密切關聯。(取材自2007.1.2日本「共同社」)
中國中信集團收購哈薩克油田
最近中國國營綜合企業體中信集團(CITIC),以19億1千萬美元的價格,收購加拿大能源企業所持有的哈薩克油田資產,若連同目前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CNPC)持有的哈薩克油田資產一併計算,中國企業已持有哈薩克原油生產總量的2成。
中國為因應經濟快速成長帶來的能源短缺危機,積極進行海外油田資產的收購行動。中信集團這次從加拿大間接收購的哈薩克油田,其石油蘊藏量為3億4千萬桶,每日的石油產量5萬桶,是中國企業迄今在海外收購油田資產的第3大交易案。(取材自2007.1.5「日本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