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730
字型:
8月初,第1屆亞洲科學營暨第10屆吳健雄科學營在台北舉行,5位諾貝爾獎得主齊聚與全球的青少年學子談「全球暖化與能源問題」。1位台灣高中的女生就詢問199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孔恩(Walter Kohn),是否能設計一個公式,以人口數和能源消耗量算出污染量,做為警訊,讓人提早因應。她還問如果地球的能源耗盡是否可以到外太空尋找能源?孔恩就稱讚這是非常有想像力的問題,在青少年的科學營我們看到台灣未來創新研發的幼苗正在發芽。
台灣的創新研發能力備受國際肯定,根據今(96)年5月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公布之「全球創新競爭力評比報告」,2007至2011年台灣續居全球前十大創新國家,創新力全球排名第6位。台灣除了半導體、通訊產業的研發創新獲得肯定之外,新能源、節約能源技術的研發創新漸漸在財團法人的研究機構、企業界的研發部門,及大專校園呈現績效。
雖然近來媒體、社會大眾一味的質疑「大學超高的錄取率」及「學生素質」的問題,然而,一群大專校園的能源研發尖兵,在各個研發的領域卻有亮眼的成績表現,其研發能量令人不容忽視,例如: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研發的太陽能車;台灣科技大學研發的「太陽光電玻璃」;明道大學朝向氫能校園邁進;崑山科技大學研發出的「彈簧式追日裝置」;元智大學的「燃料電池中心」研發出領先國內外的全模組燃料電池發電系統,這些成果都是一群在實驗室裡埋首實驗、不斷創新、不畏艱難的師生所創造出來,在他們認真的身影中,我們看到未來台灣的能源研發能量正在成長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