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2/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662
字型:
▓撰文:張仁勇
猶記去年基隆河的河水又再度越過河堤倒灌著汐止市及各地,大量的黃水及泥沙再次肆虐著這個城市。
從這幾年中所發生的天災來看,大家試著想想,建設再好的生活環境、建築或是國家依舊無法抵抗難以估計強大的天災。雖說「人定勝天」,但是否應訴諸於大地環境平衡的狀態下,畢竟自然環境與人們皆有屬於自己的生態網絡,兩者是需共生共有的。但如果為了強化人類居住的環境,而破壞了自然環境的生態網,則會導致諸多的外力加壓於環境中,諸多災害因而產生,就如同山林之中的濫墾濫伐、過度的開發建設導致水土一經大雨沖刷,則造成土石流,淹沒了村莊鄉里;結構再堅固的建築物若是蓋在斷層帶上,地震來時仍舊無法倖免於難。
然而,再高的堤防、擋土牆也無法圍堵數萬噸滾滾強勁的洪水及土石,終究會一潰而下;擁有高科技設計製造的太空梭,在升空時也會嘗試到失敗的機會,可見自然環境的生態平衡是需從小教育建立的,讓簡單易懂的觀念或專業知識變成我們的常識,讓人人對於環境的保護皆有所認知,彼此之間達到一致的共識。雖需長時間的教導學習,但對地球上的生態環境網絡卻是長久永遠的建設,並為世世代代的子孫建立保存良好的生活環境。
從天災的發生來看似乎沒有是非對錯,但從防止災害發生的基本觀念來談,應就環境的基本建設開始,在天災來臨時將受災程度降到最低。就像基隆河水的溢堤,在逐年層層增高的擋土牆建設之下,除未能完全有效的阻擋洪水外,且隔絕了人們與自然環境接觸相處的機會,間接少了一處可親水休閒的自然遊戲空間,也破壞了動植物棲息的生態網路。此舉造成人、動植物、自然環境無法共生共存,整個環境的生態網路失去了平衡,對於我們暫時是達到防洪治水的功效,但對於環境的傷害卻是永久無法彌補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因而,在堤岸邊坡的整建及河道的規劃上,應結合各相關專業學者、工程技術等人員共同參予,摒棄傳統不適用於現今建設的工法,針對其提供整體的規劃、建議及藍圖。否則混凝土堤防是越築越高,但洪水仍舊存在,所以只好將大量的洪水送往低漥的地區了,造成嚴重的水患,並沒有真正的達到防洪治水的功效。
因而,在整體的規劃建設上,可因地制宜採取生態的工法建設,就像此次颱風來時造成豪雨淹水即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應將工程建設回歸給大自然,以達到自然環境生態的平衡;例如在城市中的廣場、空地,可建設具有滲水性功能的舖面,讓雨水能直接迅速往土地正下方滲透,防止大量的水流經由排水溝的匯集流入低漥地區造成水患;亦可在城市中闢建大型公園綠地設置水塘、窪地,乾枯時做為休閒或遊戲的場所,下雨時做為蓄水之用,讓多餘的雨水能流入提供蓄水池的功能及防止水災的發生,在土地的使用上達到多元化及環境平衡的功能。
總而言之,國內相關單位應積極參考國內外相關環境建設的科技工程、生態工法,除學習專業、推廣新觀念之外,並依照當地地理環境的特性實際的執行建設,以因應時代潮流所趨,這才是治本的方法。也因如此才能做好保護與復育大地環境的功能,建立前人種樹造林,後人享有乘涼及環境發展平衡的想法,讓地球上每一寸的土地皆能持續成長發展,以及世世代代的子孫與大地的萬物能享有自然生態、綠意盎然的生活環境,建設一個永續經營發展的居住環境,建立世世代代的綠色地球村。
期盼台灣在多次的洪水肆虐後,相關單位能多多參考適合建設台灣的生態工法、保育、復育環境等方式來進行建設整治,讓各縣市居民除了能免於水災的痛苦,並可多了一處休閒遊憩的好去處。(本文作者任職於台灣大學╱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