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輕薄的魅力——薄膜太陽能電池與市場發展

2008/11/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1174

字型:


▓撰文:陳 芃

薄膜太陽能電池具有輕薄、可撓曲、能製作大尺寸面積等特性,較主流的矽晶太陽能電池更具應用上的彈性,能與建築及日常生活用品更緊密結合,是目前被公認最具發展潛力的下世代太陽能電池。

「輕、薄」是時代對科技產品不變的要求,也讓其成為一項技術指標。舉例來說,雖然TFT-LCD在技術規格上並沒有超越、甚至仍不及CRT螢幕,但是輕薄的平面顯示器,幾乎已完全取代笨重的傳統螢幕。薄膜太陽能電池有著類似的優勢,而其製程與台灣蓬勃的TFT-LCD頗為類似,故國內廠商已展開一波新的投資,希望能在太陽光電產業中走出一條新的道路。

在矽晶太陽能之外

薄膜太陽能電池被視為下一世代的太陽能發電技術,顧名思義,其就像薄膜一般,厚度僅約數微米而已,比起固定在厚重基板上的矽晶太陽能電池,就像是一張薄紙和一片厚玻璃的區別,這也使得薄膜太陽能電池在各式應用上能更不受限制。

在製造方面,薄膜太陽能電池利用塑膠、玻璃等做為基材,經過多重處理後,在基材上生成具光電轉換作用的薄膜,其大致包括:矽薄膜、化合物、有機染料等幾種類型,其中,由於有機染料太陽能電池現階段實用化與商業化比例有限(2007年全球市占率0.1%以下),故不在此討論。

除應用上的優勢外,另一個支持薄膜太陽能發展的原因是原料矽的供不應求。2007年全球矽材料產量僅5.2萬公噸,不敷半導體與太陽光電兩大產業使用,目前矽晶太陽能電池約占全球市場9成,但原料矽長期缺料,價格又水漲船高,限制了產業的發展。

反觀薄膜太陽能,化合物型電池不需使用矽,沒有原料矽的問題;矽薄膜電池使用的矽並非半導體等級,同時數量少、品質要求低,故原料供應無虞。日本太陽能大廠Sharp在2007年改弦易轍,由矽晶轉向全力研發薄膜太陽能,即為原料主導產業的鮮明例證。

應用面是強項

目前最普遍的矽晶太陽能系統,通常透過二次施工架設在屋頂上,系統自身有相當重量,必須考慮房屋結構,同時亦需考慮屋頂形狀、面積、陽光照射角度等裝設上的問題,並強化支架強度以應對颱風等天災,整體架設成本高,對於土地狹小的台灣,特別是在都會區,可裝置面積實在有限。

薄膜太陽能電池因具輕薄、可彎曲的特性,可以依屋頂形狀製作,甚至在建築前即與屋頂合成為一模組,如此不但可創造較大安裝面積,安裝時也不需要特別的支架等,能降低設置成本。而除在屋頂裝設之外,更可應用在建築物的表面,例如將外牆的玻璃帷幕貼附薄膜太陽能電池上,就可有效增加裝置面積達數倍之多。由於薄膜太陽能電池具有可透視(部分透視)、可採光的特性,頗適合用於建材領域,在日本的研發中,門窗、有採光的隔間牆均具有裝置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薄膜太陽能也是可攜式電源的良好選擇。在車頂、車窗利用此技術,可以做為混合動力車(Hybrid Vehicle)的輔助電力,增加電池續航力,降低油料使用。其他應用上,可製作成具有發電功能的帳棚、太陽能手機與無線電通訊器材等,可減少戶外運動時許多裝備的重量,更對災難救護等有極大的助益。

轉換效率仍待加強

在應用面上,薄膜太陽能雖具有多種的可能性,不過在技術面上卻仍有相當的困難,關鍵點在於將陽光轉換成電力的效率。目前矽晶太陽能電池平均效率可達15%左右,商業量產表現成熟與穩定;然而在矽薄膜太陽能方面,國內已有數家廠商引進國外整廠設施,其效率多在7%左右,雖然有國外廠商宣稱可達到13%,但是僅為實驗室規格,離商業化量產仍有相當距離。

舉例來說,1kW的矽晶太陽能電池系統裝置面積約需10平方公尺;同樣是1kW,矽薄膜太陽能因效率僅約矽晶的一半,故裝置面積必須加倍,達到20平方公尺以上。如此一來,原本薄膜可增大裝置面積的優點,卻因為效率的問題而被沖淡。矽薄膜太陽能雖可以透過堆疊(Tandem)方式提升效率,但是膜的厚度將增加,限制了應用性,同時成本也會隨之上漲。

在化合物系薄膜太陽能方面,其轉換效率較高,如碲化鎘(CdTe)可達16%以上,但是鎘為有毒重金屬,在歐盟RoHS指令中已不准使用於電子電機設備之中;不過已有廠商提供產品壽命結束後全面回收的保證,以消除環保疑慮。硒化銅銦鎵(CIGS)則因為多層膜組合,製造難度高,且原料取得較為困難,故影響其發展。

後勢端看技術發展

太陽能因具有零排放的優勢,在許多國家的政策支持下,裝置設施逐漸擴大,且由獨立使用的電源,逐步轉變為併入電網的模式。2007年太陽能併網發電已達92.3%,離網應用僅7.7%。由此觀察,能夠併入電網、降低成本,足以與傳統發電方式競爭的商業性太陽能電廠,將會是太陽能發電的主流,也是把餅做大、提升產業規模的主要路徑。

目前矽晶太陽能電池仍是太陽能發電的主力,約占全球市場的89%左右,各式薄膜太陽能電池總約占10%左右的市場。現階段薄膜太陽能電池成長頗為迅速,廣泛的應用性與看好未來市場是主要的原因,且缺料問題對於矽晶太陽能傷害頗大。另一方面,CdTe以頗高的轉換效率與回收環保承諾,成功進入最大的德國市場,一舉拉高了薄膜太陽能的整體市占率。

在導入產業方面,矽薄膜太陽能電池製造多採化學蒸鍍製程(CVD、PVD),需要大量真空設備,設備成本非常高。同時,因鍍膜速度慢,要達到相當產量,則必須投入更多的設備。舉例來說,一座25MWp的矽晶太陽能廠約需新台幣4億元,模組廠1億元,設備成本總共投資約5億元。相同產能的矽薄膜廠,總投資約需15億元,如以商業角度來看,投資效益仍有待加強。

綜合上述,矽晶太陽能具投資成本低、效率較高、製作技術成熟、可連結成大型系統等優勢,有利於現階段的商業化發電競爭,故薄膜太陽能目前多朝向先期導入與特殊市場來發展,待效率與成本等關鍵點有所突破後,預估市場占有率將會大幅上揚。(作者任職於工研院材化所)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