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1289
字型:
▓撰文:吳福成、謝惠子
印尼位於亞洲大陸與澳洲之間,為太平洋及印度洋之間的赤道區域,國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由於擁有13,700多個島嶼,又稱為「萬島之國」。印尼的人口數約2億4千萬,由於80%的民眾信仰回教,亦是世界上最大的回教國家。
印尼能源資源相當豐沛,是東協十國中的最大經濟體,又擁有東南亞市場40%的消費規模,毫無疑問的,在美國市場逐漸衰退的今日,印尼不啻是個充滿商機的龐大新興市場。尤其,近幾年印尼的經濟持續復甦,我國經濟部國貿局亦把印尼納入重點拓銷市場,預料今後我國與印尼的經貿投資關係必將更趨緊密化。由於印尼亦為東南亞的能源大國,基於此,本文茲介紹印尼的石油、天然氣、煤礦、生質能、地熱等能源產業,並淺析對我國能源產業的機會與挑戰。
石油產業
印尼曾是OPEC成員國中唯一位在東南亞的國家(於2008年9月10日正式宣布退出),其石油蘊藏量粗估約400億桶,但2007年印尼的石油暨天然氣執行機構所進行的油氣資源探勘結果,又新增了3,500萬桶的石油蘊藏量,連同今(2008)年新發現的4,500萬桶,合計約8,000萬桶。
近來印尼能源暨礦產資源部開放了境內25處石油和天然氣田鑽探開發案,包括:蘇門達臘、爪哇、蘇拉威西、馬魯古群島、巴布亞等地區,並廣邀國內外石油探勘企業直接報價競標。緊接著,並於今年10月經由限制性招標和直接報價競標兩種方式,處理另外21處石油與天然氣田的鑽探開發案。
面對印尼積極尋求合作探勘開發油氣田夥伴的有利趨勢,也提供能源缺乏的我國取得油源之機遇。如台灣中油公司為充分掌握及穩定油源,曾以海外石油及投資公司(OPIC)名義,在印尼東卡里曼丹(East Kalimantan)擁有一處山加山加礦區,參與生產團隊(Production Sharing Companies, PSC),由國營石油公司Pertamina負責市場行銷,到目前為止投資都有相當程度的獲利,因此現在中油也正洽談另外幾處礦區。今後,在台灣與印尼既有的油氣探勘開發之合作基礎上,中油甚至是台塑石化公司應有機會參與印尼油氣鑽探的發展空間。
天然氣產業
已證實和可能的蘊藏量達185.8兆立方公尺,按照目前印尼國內天然氣消費水準,足供62年之所需。印尼絕大部分天然氣資源位於亞齊省的Arun天然氣田、東爪哇Kangean海洋區塊、Irian Jaya的一些區塊,以及Natuna D-Alpha天然氣田,後者甚至是東南亞最大的天然氣田。而印尼也憑藉著國營石油公司Pertamina生產的液化天然氣(LNG)出口,成為全球第3大的LNG出口國。
惟2007年印尼政府宣布減少出口LNG到日本、韓國及台灣等市場,於2008年又宣稱將提高LNG售價,引發各國高度關注。面對此情勢及我國與印尼購氣合約將陸續到期,我國為彌補未來印尼不再供氣的需求缺口,台灣中油公司已於2007年成功與澳洲Woodside公司簽署長期合同主條文協議(Key Terms Agreement),將於2013至2015年間起,每年供應中油LNG 200~300萬噸,合同期效為15至20年。
由於LNG屬於較乾淨的能源,在全球氣候變遷問題嚴重、削減溫室氣體排放聲浪高漲之際,擁有豐富天然氣資源的印尼,仍將是各國爭奪LNG的主要對象。特別是,印尼已具體參與東協天然氣管線運輸系統之建構,將來在供應其他東協國家天然氣方面將發揮更積極作用,相對地,其LNG出口至東協以外市場的空間也會被壓縮。尤其近年來中國大陸也與印尼簽署購氣協議,將自2009年起的25年內每年由印尼坦古(Tangguh)LNG生產廠提供福建省LNG接收站260萬噸氣源,其重議後價格比簽約時的水準高,也因此,我國要爭取與印尼簽署購氣續約,短期內恐怕有客觀的困難度。
煤礦產業
據印尼能源暨礦產資源部統計,其煤礦蘊藏量高達134億噸,可供開採67年,而探明煤礦蘊藏量有53億噸。印尼的煤礦幾乎全屬露天礦,開採條件較容易,主要礦區分布在蘇門達臘和加里曼丹。由於印尼的煤炭具有低灰、低硫、高揮發份等特性,適合做為發電廠燃煤,因而使印尼成為世界發電燃料煤炭出口的最大國家。
我國為印尼煤炭出口的第3大國,長期以來,印尼與台灣的煤炭供需關係相當穩定,進口印尼煤炭約占我國煤炭總進口量的39%,幾乎比進口自中國大陸(約21%)多1倍。據悉,印尼的煤炭品質優良,距台灣的運輸航程又短,一向為台電公司的火力發電廠主要煤源之一。以2007年為例,台電進口印尼煤炭即占其總進口量的60%,約1,650萬噸,特別是,原本向中國大陸購買煤炭的台塑集團,已因中國大陸自2007年開始成為煤炭淨進口國而被迫轉向印尼購煤,可預料的是,在亞洲主要國家爭奪印尼煤炭的局勢之下,我國要繼續進口所需的全部印尼煤炭,勢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威脅。
生質能產業
領土廣闊的「萬島」印尼,擁有豐富的生物能源材料,包括:木材、棕櫚樹、蓖蔴、痲瘋樹、木薯、西穀米、玉米、甘蔗等,因而成為印尼政府發展生物能源的雄厚本錢,並吸引大量外國投資挹注。其中,粗棕櫚油(CPO)的總產量於2007年達到1,710萬噸,已超越馬來西亞成為世界第1,預計2009年還將擴增到1,900萬噸。
面對印尼發展生物能源的優勢,以及中國大陸、韓國、巴西等國都已前進印尼,尋求各種形式之有關生物能源的合作,我國雖有中油公司正在評估赴印尼種植痲瘋樹的可能性,但仍有加把勁的必要,因為台灣能源短缺,油氣均仰賴進口,且為因應全球暖化必須削減溫室氣體排放的壓力下,前進印尼發展生物能源應是可考慮的策略方向。
地熱發電產業
擁有許多火山的印尼,其地熱資源非常豐富,計分布點達256處,已探勘證實的蘊藏量高達2萬7,510百萬瓦。過去印尼政府礙於投資開發金額缺乏以及中央和地方政策協調不夠緊密,致使地熱能源開發程度有限,但近來隨著國際能源價格上漲等因素,已逐漸加強利用地熱做為發電來源。目前印尼政府已制定相關法令配套,同時也提供各種誘因來吸引外資,投資前景相當不錯。而首先登場的是,西爪哇地熱發電工程招標,已有超過15家的外國能源企業,包括菲律賓的PNOC公司、美國Chevron公司、紐西蘭和德國公司等,準備前進印尼地熱發電市場,預料將展開新一波替代能源發電的爭奪戰。
面對各國瞄準印尼地熱發電的新機會,我國迄未傳出有興趣者。事實上,我國能源相關企業若考量本身對地熱發電事業的不熟悉,初步或可尋求與印尼或其他國家進行合作,繼而把生產的電力出售給當地企業或家庭。此舉不但可創造本身於替代能源發電方面的新事業,長遠來說,對於加強我國與印尼的雙邊實質關係也可做出貢獻。(作者任職於台灣經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