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757
字型:
▓撰文:何佩芬 ▓刊頭圖片:陳建仲
台灣在8月莫拉克颱風之後,造成南台灣嚴重豪雨,造成土石災害,有近700人的傷亡失蹤,還有難以估計的農漁業、公共建設的損失,除了台灣之外,印度的孟加拉也發生嚴重水患,秘魯及尼泊爾都因為歷年來的大乾旱,供水不足農作物減產,造成食物短缺的危機,全球氣候變遷的議題,因著全球各地接踵而來的災害,已經不再那麼遙遠,而是迫在眉睫的議題。本刊特別專訪大氣科學及環境的專家,讓我們除了能源經濟開發之外,更進一步瞭解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台灣該有什麼樣的思維。
極端氣候出現,無法預測未來
在莫拉克颱風未來台灣之前,台灣正面臨乾旱、並有限水危機,原本期待會解決國內乾旱的莫拉克颱風,卻降下暴雨。「將近3公尺深的水倒入南台灣,任何地方都會受不了。」接受本刊訪問的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蔡慧敏表示,根據地球環境長期紀錄,地球的氣候有時較冷、有時較暖;但是近數十年人類活動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量累增,使得地球急遽暖化,百年來最溫暖的年度幾乎都落在最近這十年,也導致全球氣候變化異常。所產生的現象包括:乾旱、水供給減少、糧食減產、生態系瓦解、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增加等。
「這是一場恐怖遊戲,我們很難用過去50年的資料數據,來預測未來50年。」接受本刊訪問的中央大學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王國英表示,因為以前人類也不知氟氯碳化物會破壞臭氧層,人類面對許多的「未知」,王主任表示根據他們環境中心所做的台灣的雨量研究報告,以往1年降雨的平均量是2,500~2,600豪米,但此次莫拉克颱風在阿里山的單一颱風降雨記錄就高達2,855豪米,現今已經不能用過去的平均值來預估未來,但可以確定的是全球極端氣候已經出現,莫拉克颱風之前,國人看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所拍攝的「不願面對的真相」可能認為那是別國家的事,但是莫拉克颱風之後,氣候變遷導致的災難,已經活生生的在國內上演,造成生命財產很大的損失,氣候變遷的問題已經燃燒到我們家的後院。
新的難民潮出現,被稱為「氣候難民」
根據樂施會(Oxfam,1942年於英國創立,在全球一百多個國家有三千多個夥伴機構,主要宗旨為減少全球的貧窮與饑荒問題)表示,針對1980年以來的6,500個氣候相關災害進行研究,發現至2008年為止,全球大型洪水發生次數成長了4倍,而受極端氣候影響的平均人口則成長了2倍,達到2億4千3百萬人,並預估在6年後,受極端氣候影響人數將較2008年成長54%,達到3億7千5百萬人。
因此專家預估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國家的人民將會大量「遷移」,根據美國Discover雜誌報導,美國阿拉斯加西南部的紐桃客鎮(Newtok),當地的愛斯基摩人已在這片冰封的大地上持續生存了2千多年,但最近腳下的永凍土卻開始融化,使得辛苦建造的家園逐漸沉入爛泥巴裡;透過公投,決定棄鎮移往內陸,這些居民將成為美國史上首批的氣候難民。問題回到國內,國內住在土質鬆軟的原住民部落,是否也將成為「氣候難民」,另外,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員汪中和在「88風災後的前瞻性跨學科討論會」表示,北冰洋在未來30年內可能融化,在100年內台北盆地將沉入海底,因此屆時台北居民也將成為氣候難民,被迫遷移。
與災難、危機共存
「對於氣候變遷的議題,我們只能悲觀,不能樂觀。」蔡慧敏所長表示要有「與危機共存,living with risk」的觀念與準備,蔡所長提到她曾經參觀「德國的漢堡新港城市(New Hafen City)」,這是位於德國易北河口之北海最大港漢堡古港區的更新計畫,融合古老港口建築與新興市鎮之商業及藝術文化新城。在古典風華及創新建築的美麗面貌下,同時展現完備的城市防災規劃。漢堡地區曾經發生洪水氾濫,因此在漢堡港區城市,沿著綿密河道而建築的建築區皆是挑高建築,並且規定:所有住家及辦公室都必須在二樓以上,第一層樓高度皆超過百年洪水線高度,只容許咖啡廳、倉庫、休閒等簡單設施的建物,即使洪水來襲也不會造成生命或財產重大損失。整個河港建築區,在第二層高度,則連結了許多互通的行人陸橋,除了便利行人不受地面車道影響,可暢通無阻的逛街外,只要有河水海水上漲,所有路上的人們皆可立即走上陸橋避難。在此新興熱鬧的港口市區,河岸有熙攘的觀光人潮,但是處處可見隨時可關閉的多層次精緻美觀的閘門;岸邊戶外咖啡座則多設在浮岸之上,浮岸可隨河水位升降,也成了觀光區的特色。
「以完備設計減少災害」,是重要的防災思維。人們或許是健忘的,但是設施設計及法規則在於提醒曾有及可能的災害,以及避災之因應;德國政府用立法來規定漢堡港口建築物都必須遵照這樣的防災規劃設計準則,以保障世世代代居民身家性命的安全。蔡所長表示,88洪災,是老天的警訊,隨著氣候暖化水災頻率將更高,每個區域的聚落及城鎮發展,都應重新檢視,納入全套防災的設計與因應機制。
「其實不要那麼怕水,因為世界上有上億的人口是缺水的,台灣得天獨厚位於全世界最強的東亞季風區,冬天有東北季風,夏天有西南季風,提供給我們源源不絕的雨水,縱使近來氣候極端變化,我們應該發揮智慧想想,如何治理老天爺給我們這麼寶貴的禮物。」王國英主任表示。蔡所長也表示目前先進國家都在強調「地球系統的治理」,巨大地球環境變遷災難來臨之前,我們都應先做好防範與治理規劃,透過硬體及組織制度設計,以及全民的認知與因應能力提升,讓災難的損失減到最低。
環境沒有做好,經濟也會垮
蔡慧敏所長語重心長的表示,過去在討論環境保護議題時,人們以前總是講「要先吃飽,再來考慮環境」,或說3E經濟、能源、環境並重,但是以目前氣候變遷對地球環境的影響,環境的議題應該凌駕在經濟之上,因為如果沒有了健全環境,所有的投資也都會泡湯。
蔡所長表示,以地球歷史來說,台灣是一個年輕的島嶼,在400萬年前才經由一次次造山運動而出現,台灣在板塊邊緣擠壓下,地震頻仍,高山屬於變質岩,地質比較脆弱;有時其他國家,因為在古老地塊或是堅硬的花崗岩地區,能在高地建設聳立的建築,但台灣不一定能效仿。尤其是921地震之後,台灣的山土質更為脆弱,「面對脆弱的土地,我們應該存更敬畏的心。」蔡所長說。在每一樣重大的經濟開發之前都要考慮,台灣環境與地質是否可以承受,不能因為努力的拼經濟,而犧牲了環境,進而帶來災害,或是壓縮了因應災害的空間。執政團隊未來任何的決策都要有「因應氣候變遷的思維」。
不變就沒有希望
「面對氣候變遷的議題,我們不能再用西方的思維衡量成功,錢賺再多有什麼用,糧食不能吃、水不能喝,我們要徹底的改變舊有的思維,人類要有心理準備面對可怕的未來,但是我們仍然要樂觀的相信,以人類的智慧可以克服困難。」王國英主任表示可以從幾個面向去努力,從世界各國的二氧化碳管制、碳捕捉與封存技術、再生能源技術的開發及二氧化碳的觀測等。
另外,科技創新研究也會帶來希望,例如最近英國在研究如何將二氧化碳從大氣中移除,另外,再生能源的研發上,各國也有不錯的進展,例如:德國的風力發電量已經比台灣的核能發電量還多,日本也大力發展「氫能車」。
王國英主任表示,「不變就沒有希望,我們一定要不斷的變!變!變!才能打贏氣候變遷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