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724
字型:
追求「創新」與「速度」是數位及全球化時代明顯的表徵,但是在全球快速不斷的尋求創新之下,是否也要注意不會因此引發資源不斷的丟棄與污染的副作用。
3C產品、照相機、各式的電器用品不斷的推陳出新,成功的行銷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因此消費者都希望自己的用品是又「快」又「新」,一般人的觀念「走在數位時代的尖端,才不會落伍。」然而,根據一項研究報告「SMART 2020:在資訊時代裡實現低碳經濟」指出,ICT(資通訊)產業部門到2020年的碳排放當量,將會從5億噸成長到14億噸,如果沒有完整的回收機制與配套措施,ICT產業將會成為快速污染的產業。
近來,由Google掀起的「雲端運算」風潮吸引全球ICT廠商的注意,許多廠商大力投資想取得先機,本期封面故事特別以「ICT節能v.s.雲端運算」,從節能減碳看雲端運算,另外也從社會、環保層面來看雲端運算是否真的對環境及生態友善?作者提到雲端降雨,是否釀成禍害?歷史殷鑑,工業革命對於地球暖化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更審慎的思考,一種全球科技的革新是否具有環保思維,是否應該循序漸進的運用以降低科技創新對環境、社會的負面影響。
地球暖化氣候異常,「節能減碳」已是各個國家推動的重要議題,因此呼籲富有的資本主義國家應該「節制」,將環保概念放在首要地位,在制定各樣的政策、法規時。不論是資訊科技、碳權交易都不該以「壟斷」、「大量獲利」為前提,這樣,全球才有「減碳成果」的幸福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