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819
字型:
▓撰文:商育滿、程金保 ▓攝影:高修民
頂著今(99)年高於體溫的酷暑,剛落幕的大學指考題目中,出現許多能源議題,在化學、英文、歷史、地理的考題中,尤以化學及地理,各占了該考科總分的10%,而英文及地理二科,則包含了最多的題目數量(英文5題,地理5題),這正呼應政府節能減碳的政策推廣,也同時藉由考試方式,給這些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植入能源相關知識。
能源教育轉向實務應用
全國教師會及補教界也都紛紛預期,能源議題在未來的考試中,將逐漸嶄露頭角。這也提供能源教育一個很好的行銷平台,透過教材資料的整理、考題的分析,尋繹其中的思想脈絡與具體內涵,再將所獲觀點,透過考題呈現,投射到能源主題與背景中,聚焦教育系統所帶來契機,將能源教育從學術或技術,轉向實務應用。故本文以民國91至99年的指考各科考題,凡與能源相關之題目,進行統計分析,並提供考題準備之重點提醒,期能為此領域描繪出一個基礎輪廓,提供師生基本之參考數據。
由表1統計,若單從題目數量而言,99年之命題數量與91年度相當;或由圖1 解讀,則可發現雖是同樣的總題數,其組成科目結構卻有很大的變化。在 92至98年間題數與科目組成也都互有消長。若以考科之題數消長著眼,則察覺一個有趣現象,由圖2觀察,物理與化學似乎呈現一個交棒態勢,在前半段,物理占了很高比重,後半段,則全然由化學接續。雖此二考科在功能上,皆是介紹能源之最佳主題,但值得關注的是,物理偏於介紹能量基礎原理,如力學與電磁學等,而化學則側重在能源技術原理與應用,或許這在人們逐漸重視能源議題時,在技術與應用較為具體及可驅動下,化學考科已順勢展現它的重要性。
能源時事考題活化運用
另外,由圖3觀察,發現自然類科中的化學考科,竟與社會類科中的地理考科呈現一個正向題數走勢關係,表示整體能源議題受關切程度,影響命題委員之取材意向。這正是時事題型,是活化知識的機制,正如流傳的俏皮話:「時事」造英雄,既然是時事,就來自四面八方,隨時不斷變化,但卻不會脫離課本基礎觀念或公式,也凸顯死背方式,不如理解有成效,累積基礎知識是基本功,而靈活運用,才是上策。
接著由圖4綜觀91至99年所有曾經出現過能源考題的考科,總題數的消長關係,化學除了接手物理的比重,也同時與地理攜手並進,在整體發展中,最具潛力;而不容忽視的是英文,也以大比重在96及99年顯露鋒芒;另屬性不被納入能源教學任務的歷史考科,也有萌芽意識,在98及99年各出現1題;占該考科總分的2%。可惜的是,生物考科本能上是可以大大著力於能源,諸如生質能的原理介紹及其現代應用等,卻較少被提及,僅在91年以光合作用中的電子傳遞、以及生命的能量等題組出現,或許在更多的鼓勵與呼籲下,生物考科也可以是成長茁壯的能源教育場域。
用心與努力,才能期待收穫
台灣教育制度注重升學,考題如誘導驢子往前的紅蘿蔔,因此,將能源主題融入考題,是個頗具心機、卻也容易收效的作法,若將置入性行銷比做融入式教學,則置入性行銷並不保證成效,而融入式教學亦復是。若僅是隨性或貪圖便利的填入一些欲推廣主題,是很難期待有所效果的,每個考科皆然,都必須用心與努力,才能期待收穫。因此能源教育推廣單位,必須強化實質內涵與呈現面貌,方能服務更多教學與考試需求,引起全體共鳴。
而在能源相關重點考科中,能源議題的應考重點摘要如下:
一、化學:臭氧層、溫室效應、氣體製備及蒐集、太陽能、電池及電解中的化學變化、燃料電池與氧化還原、油電混合、核能、生質能、石油分餾與辛烷值計算、熱值的計算。
二、地理:國際產油及消費分布(及成因)、能源重要礦產分布、各類再生能源的國家產能分布、我國能源使用分布、全球暖化之下的實質地理變化、能源危機下產生的全球人文地理變化。
三、物理:電磁學中的電阻串並聯、電功率計算與電磁感應,以及核能發電原理、熱量計算。
四、英文:溫室效應、全球暖化、能源危機、再生能源、節能減碳。
五、歷史:能源相關國際協定、能源的生產與消費歷史變化。
六、生物: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轉換、溫室效應、生質能。
以下也提供能源議題應考準備之方向與建議:
一、善用相關資源:如電視新聞、網路、報紙、雜誌等管道,亦可與授課教師討論或尋求專家諮詢。
二、留意時事:關注媒體或是政策宣導平台公告之訊息。相關資訊皆可在經濟部能源局(http://www.moeaboe.gov.tw/)及能源教育資訊網(http://energy.ie.ntnu.edu.tw/)中取得。
三、有效率的學習:在選擇報導時可先瀏覽標題,再挑選感興趣的領域深入學習,閱讀時勤作筆記並分類整理,若有疑問與教師討論並定期複習。
尋找改變自己的動機
由於指考命題方向漸趨生活、靈活與簡化,與能源相關的時事題,可預見將於未來考試中,頻繁出現。指考的題型設計,並非只針對特優學生設計,因此每份命題,都配有一定比重的基本題型,能源的跨科性與多科性特質,在不同考科中,可以不同面貌與深度呈現,因此稍加掌握,便可得分。
目前仍有國文、數學、公民與社會考科暫時未出現能源考題,若要落實能源教育,我們必須提出更具體的教學內涵與完整的配套作法,方能產生強效的說服力,而且這些內涵或作法,也必須顧及環節中不同角色與立場執行的可行性,例如,要如何讓國文考科以能源主題為作文題目,又便利文科出身的閱卷老師,不被能源專業技術知識所困擾,這是一項挑戰,也是一個成功的機會,若能克服,才能獲得廣大迴響,才有寬廣的揮灑空間。(作者任職於台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