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789
字型:
▓撰文:翁鳳英 ▓圖片提供:德國漢堡商展
隨著能源逐漸成為全球眾所關心的議題,圍繞能源有關的像是綠色能源的開發、綠能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提倡民眾在日常生活中節能與倡導環保意識等主張,已成為人類在本世紀中最大的挑戰之一。前兩年所發生的經濟金融危機,所引起的效應仍在振盪,而隨著綠能產業因為能源議題的發燒,也成為產業中的明日之星,除了因為綠能產業可為替代傳統油源帶來一線希望,也因大家的環保節能意識日漸高漲,而使該產業產值高漲,經濟表現亮麗;另外,它創造了所謂的綠領工作人力(Green-Collar Job),除了代表新興的就業型態消弭了部分的失業率外,也象徵有愈來愈多的人投入環保發展無碳空間,十分引人注目。
歐盟與他的會員國投入環保與綠能科技早為大家所熟知,地球環境的惡化必須要能更快速地降低溫室效應來遏止,也為因應整個產業環境的改變,因此歐盟也以更積極的態度輔導綠能產業,同時創造更多的綠領工作人力,來維繫永續的生態環境。不讓歐盟專美於前,目前我國政府也正在評估「從事綠色工作」人力開發的可行性,也就是由政府擔任開發、創造綠色工作機會與協調者,促使失業人口能夠藉由太陽能、風力等綠能產業的開發而投入綠色工作。本文將介紹歐盟提倡綠領工作人力的作法與成效,供各界參採。
綠能經濟體系中的關鍵人力
至2020年,歐盟必須達成在京都議定書中的承諾,也就是減少20%的溫室氣體排放,除此之外,更提升綠色能源占總能源耗費量的20%。為達到此目標,歐盟必須加緊腳步,輔助綠能產業發展,其中增加更多的綠領工作人力,成為達到目標的必要手段之一。
根據一項名為「環境與人力技術」研究的最新統計,歐盟目前共有2,100萬的人口從事與環境有關的職業,但由於達成溫室氣體減量的目標緊迫,增加綠領工作人口必須更積極地藉由頒布政令來達成。
以各項產業來講,可看出必須投注更多的綠領工作人力才能因應未來的綠能經濟要求。例如,汽車業需要更多的工程師和技工來發展低碳節能交通工具,建築業需要更多的建築人力和建築師,建構符合環保概念的房屋;現在公司研發綠能產品更是成為潮流,例如與照明有關的省電燈泡和更具效率的回收技術等。
歐盟區域綠能整合政策
2009年3月9日,由擔任歐盟區域綠能整合政策審議會委員的達努塔˙胡伯納(Danuta Huebner)宣布,歐盟將提撥1,050億歐元振興綠能經濟,包括經濟產業及綠領工作人力的培養與增進,後者則由歐洲社會基金(European Social Funds)為支援力量。這項經費比起歐盟於先前2007至2013年的相關預算多出30%,該預算的主要任務在於,提供一個堅固的平台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並藉由在各區域和各城市輔導加強綠能產業的發展,以維持歐盟國家在此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
胡伯納表示,支援綠能經濟與強化日常生活環保意識,是歐盟區域綠領工作人力整合政策的中心主旨,目的就是為了追求環境與經濟永續發展,並在現今如此艱難的經濟環境下,能增加長期就業人口並提振區域經濟,也是代表歐盟力抗氣候變遷的決心。
目前,投資在綠能計畫與綠領工作人力上的1,050億歐元,總數大約是2000至2006年之間的同科目預算的3倍。該筆預算其中有540億歐元是提撥給歐盟各會員國,訂立並執行與歐盟同步的環境法條與規章,改善水質與垃圾處理則占了280億歐元,60億為改善城市與鄉村交通,提倡使用低碳交通工具,48億用來鼓勵綠能的使用,42億則為提升能源效率。
歐盟區域綠能整合政策也希望為區域經濟創造新的市場契機,幫助會員國將環境變遷的影響轉換為新經濟力量重新出發。歐盟會員國中以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行動最為積極,提出為數相當多的振興綠能產業投資方案和計畫。近半數的歐盟會員國如:奧地利、保加利亞、捷克、法國、德國、匈牙利、義大利、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和英國等,都已依歐盟區域整合政策,制定出自己國內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指標。以法國為例,即成功發展出一套獨特的二氧化碳排放評估方法。
提倡綠能生態技術創新
歐盟區域整合政策中尤其令人注目的是,全力資助輔導中小型企業發展綠能生態產業,並增加綠領工作人力。在該政策中,提撥有30億歐元用來鼓勵中小型企業研發具環保概念的產品並改善產品製程。在相關的輔導計畫中,又以芬蘭的拉提環境科技生態園區成果最為顯著,將在以下分開特別說明。
區域合作無國界
環境變遷與影響並沒有國界的限制,因此歐盟區域綠能整合政策的輔導對象也超越國界,常常是針對區域和區域之間的整合而擬定重要合作平台,藉以進行各種不同的策略性聯盟。例如歐盟波羅地海區域策略(EU Baltic Sea Region Strategy),即是歐盟第1個超大型合作方案,其中並將俄羅斯納入合作夥伴之一,目標即為聯合該區域的國家一起努力對抗環境變遷,將負面影響轉化為正面力量,並提振當地經濟。
目前歐盟區域綠能整合政策資金總共支援了455個不同的區域計畫方案並持續進行中,在得到認可前,申請的個體不管是個人或團體或會員國,都必須提出一套具策略性的環境評估報告,以確保計畫符合歐盟環境規範。
成功實例
歐盟區域綠能整合政策與歐洲社會基金所支援的計畫方案,不論是區域或個人已有些發揮具體成效,以下將舉出數個實例以供參考。
◎英國諾丁罕歐勒頓礦區
當1994年英國諾丁罕歐勒頓礦區(Nottinghamshire Ollerton Mine)宣布關閉時,共有600名礦工失去他們的工作。為了讓區域發展能夠繼續下去,也為了保全當地人民的經濟能力,因此就有了建構西武能源村(Sherwood Energy Village)的構想。
占地36英畝的地方在歐盟區域綠能整合政策資金的支援下,以嚴格的環境標準,建立了不同型式的辦公室和遊樂設施以及學校等,以提倡能源效率及展現豐富多樣的生態和鼓勵使用再生能源為中心主張。現在這個小小的能源村已成功地獲得觀光業者、金融組織和生化研究中心的進駐,共有超過1,200人在此從事長期工作。
◎芬蘭拉提環境科技生態園區
拉提環境科技生態園區(Lahti Cleantech Cluster)目前集中了芬蘭最多的環境科技人才在此工作,根據該園區的負責人阿努卡˙哈瓦表示,該生態園區擁有100家環境科技公司在此營運,他們的強項分別是廢棄物回收技術,另外在廢水處理和土壤的相關領域也十分有潛力。
除了吸引歐盟各國前來進行技術合作外,例如芬蘭以木材產量著名,歐洲最大木質顆粒廠商為德國木質顆粒公司(German Pellets)即前來芬蘭哈洛拉區設廠;園區單位更常與開發中國家像是中國互相接觸,扮演中間橋樑的角色,希望將芬蘭的環境科技帶往亞洲,敞開市場大門。
◎歐洲社會基金資助個案
在歐洲社會基金的資助下,歐盟希望鼓勵他27個會員國的個人,能試圖搭上環境變遷的順風車,認識終身學習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適度自我投資以進行職業轉型,不但符合環保節能由個人做起的原則,也提升生活品質。像是萄萄牙的小學校長瑪麗亞˙巴比那(Maria Balbina)從她父母親那裡繼承了一片林地,她在歐洲社會基金的資助下,參加課程學習林地管理技術,現在她已能有自信地管理林地並增加林地產能。
又像是北拉脫維亞的養蜂人諾文斯˙賽普斯(Normunds Zeps)也在歐洲社會基金的資助下,參與相關課程,現在他每年可多生產1公噸的蜂蜜並思索著擴大事業範圍。英國的珊德拉˙巴諾思(Sandra Barnes-Keywood)原本在英國南部經營簡單的雙B旅館,她接受了歐洲社會基金的資助與訓練,瞭解到生態環境旅遊可幫助提升她的事業,她現在擁有自己的生態環境旅遊公司並負責訓練學生進行生態旅遊。由此觀之,綠領工作人力的培育及運用已開始展現出一片盎然的「綠色生機」!(作者為本刊駐德國特約記者,同時也是台灣公共電視派駐德國杜塞道夫新聞特派員╱有興趣的讀友可逕行上網查詢:http://ec.europa.eu//sustain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