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懷舊能源之旅——德國Zollverein礦區

2011/01/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784

字型:


▓撰文╱攝影:翁鳳英

讀友可能還記得台灣早期1960和1970年代的採煤景象,雖然台灣煤產不豐且礦坑早已關閉不再運作,但隨著時光的流轉,過去開採金、煤礦的城鎮如九份,卻因為復古情懷與特殊人文自然景觀,而成為現在人們假日尋幽訪古,感受城市一代風華的好去處。對城市本身而言,也在採礦沒落後,人們重新思考過去的文化資產,轉而重新賦予城市價值而使城市復興不再凋零,是城市永續發展與文化復育的好例子。

其實這類的幸運城市如九份只是其中之一。德國在過去與現在仍是世界上重要的火力發電國家,不同於戰後的煤礦開採大致來自於地底,現今德國所開採的煤礦卻來自於露天礦坑。以地下煤礦著名的德國魯爾區(Ruhr),分別以艾森(Essen)、杜易斯堡(Duisburg)與歐堡浩森(Oberhausen)幾個重要城市為中心,其地底礦坑早已在20年前即已關閉。隨著採礦沒落,工人失業,這些城市也曾經陷入發展停滯、愁雲慘霧的時期。但現在經過多年的規劃,這些城市形成共識,將舊有的採礦遺跡包括設備與廠房,重新設計與整頓,搖身一變成為文化復育園區,不但成為全世界文化遺跡復育的典範,更使艾森成為去(2010)年歐洲文化之都。開採煤礦用以發電與煉鋼在這個區域雖已成為懷舊能源的一部分,但與這區域有著深深的文化關聯,因為成功的遺跡保存與復育而使城市發光,也讓人們重新認識過去的能源歷史發展。本文將以位於艾森的Zollverein礦區為主軸,說明礦區採礦發電的歷史發展沿革,以及礦區關閉後所進行的復育發展以至現今的面貌,供各界參採。

光輝的歷史

現在所能看到的Zollverein實際上涵蓋的部分有地底礦坑以及其坑道、集中型焦煤廠、礦渣處理廠、煤礦運送交通系統和為工作人員所設的環境設施,與過去真正的礦區實際占地有些差距。雖然如此,在適當保存並加以運用後,它所象徵的是德國在19與20世紀間的煤礦工業文化典範,同時也是目前世界僅存的除役後的少數礦區仍保有其整體性可供追溯與研究。它更是魯爾工業區的文化象徵,不論是對社會的延續力、生態永續保護層面或更工業建築美學和採煤和煉鋼工業歷史方面,都讓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大家所知道的「黑金」,指的就是煤礦,是魯爾區最大的礦藏,自19世紀開始就是德國能源的重要來源。掀起兩次世界大戰的德國,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個地區日以繼夜地採煤與煉鋼支撐德國入侵各國的能量,是重要的心臟地帶,難怪同盟國在抵抗德國時,首要的必爭之地就是魯爾區。

魯爾區的採煤歷史可追溯至1847年,當時杜易斯堡的工業大亨法蘭茲˙漢尼而(Franz Haniel)將13座相連的礦田買下,開始挖掘第一個礦坑,並將之命名為「Zollverein」。Zollverein為德文,意義為「關稅同盟協會」。該名字最早取自於1834年,指的是由14個德國地方政府所協議組成的自由貿易區。這個名字所代表的是一連串的促進商業繁榮與成長的措施與努力,而事實上也是如此:正式挖礦的第1年也就是1851年,就在256位礦工的努力下,挖出1萬3千噸的煤,至1890年時,不但礦工人數增加了10倍,所挖出的煤產量也大幅增加了75倍,直逼100萬噸。

由於之後發現愈來愈多的地下礦區,因此不只要擴展地下坑道,地上的各項煉煤廠設施也變得相形重要起來,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整個區域就有4座可獨立運作的採煉煤廠設施以及10條主要地下礦坑道。

為了要更新並現代化坑道和廠房設施,法蘭茲˙漢尼而不得不與當時專精採礦和冶金的Phonix AG公司合作,成立了聯合鋼鐵公司(Vereinigte Stahlwerke AG),在財務上取得支援後,就開始進行將產量製程集中化的步驟。

礦區合理化的配置是整合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將開採的煤炭集中至同一個地方製備處理,使產量平均增加了4倍。加上由年輕的建築師馬丁˙克萊默(Martin Kremmer)與菲力茲˙舒伯(Fritz Schupp)於1927年所設計的廠房建築,遵循「形式依循功能」的原則,使採煤煉煤的過程得到最佳化。1932年在廠區重整後,每天可開採1萬2千噸的煤炭,也使Zollverein成為魯爾區產量最大的礦區,與1851年相較,此時開採1天的煤炭量相當於前者的1年產量。

包浩斯建築美學

Zollverein是當時藏量最大的礦區,而同時也以最美麗的礦區著稱。礦區中的建築物是德國工業建築包浩斯(Bauhaus)最典型的象徵。兩排呈直角排列的建築物外形如正立方體,整齊矗立在礦區中,線條協調對稱,設計強調實用性,去除不必要的部分,給人簡潔有力的觀感。

礦區的設計不僅建築物經過細心的設計,若仔細觀察整個礦區,可發現兩條隱形的交叉軸線,第一條軸線有生產部門,過去就是高55公尺的採煤高塔;第二條軸線的末端則是供煤部門,之後就是106公尺高的火爐,該部分已在1979年拆除。簡而言之,礦區的建築和廠房配置就是遵循實用主義、簡化並具有美學觀念所建成,紅色磚塊所建成的建築外觀讓整個礦區看起來既像是個博物館又像是個紀念碑,別有生趣。

以兩位建築師的理念,又在1957至1961年建了焦煤廠,並在1961年的9月12日正式投入營運。因為集中處理政策所發揮的合理配置效果,使得焦煤廠的營運達到最佳化:由304個鍋爐以1,250度的高溫每天自1萬噸的煤中煉出8,600噸的焦煤;另也生產出像是阿摩尼亞、苯和焦油等重要的工業原料可供運用,在焦煤廠的巔峰時期有超過1千位員工在此工作。

採煤煉鋼逐漸在時代的變遷中終結,在德國採煤和燃煤成本愈來愈高昂的情形下,即便擁有光輝發展一頁的Zollverein礦區,仍不敵國外低廉價格的影響而必須關閉。1986年的12月23日,當最後一台運煤車從地底升上時,這個礦區也隨之正式關閉,其中的焦煤廠則至1993年的6月30日正式除役,劃下魯爾區的採煤句點。

礦區再造文化復育

在礦區正式關閉後,人們開始討論應如何運用這個地方,依據在1969年礦區所訂的拆除合約,預訂將礦區廠房拆除後改建成工業區或住宅區以供再利用。但幸運的是,有許多包括建築師等社會具影響力人士主張保留礦區,延續歷史,因此在礦區停役後的幾天即被位於杜塞道夫(Duesseldorf)的聯邦州政府劃為艾森市的古蹟保護區。

礦區的再利用以保留為原則,1987年就有人主張以文化為再利用主軸,並以文化為結構重整的催化劑。首先是建築物都以古蹟標準為原則加以整修,以吸引新的文化創意廠商入駐,像是藝術家或文化創意工作者;搭配愈來愈多在此舉行的文化活動,也有愈來愈多來自全世界的各國人士到此觀摩。即使是已關閉的焦煤廠,也在1999年透過一場名為「太陽、月亮、星星」的國際建築展,以它原本工業廠房的面貌跟大家見面,重新獲得它歷史的定位與價值。

2001年12月14日,Zollverein正式成為聯合國文教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使這地區的重整再利用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其主軸就是必須保有古蹟的獨特性,但也必須與現實生活相切合。由雷姆˙柯哈斯(Rem Koolhaas)所提出的首選計畫,使該區域的再造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建築物本身的整修必須繼續進行,找到更多願意來此設立辦公室的廠商。而洗煤廠也在2003至2006年重新整修,配以現代科技與細心的設計構想,讓它由一個單純機械廠蛻變成博物館。入口處長達58公尺的電梯,進入24公尺高的洗煤廠,在2009年時成為名副其實的「工業文化大門」。2006年時也在洗煤廠舉辦了一個長達100天的Zollverein建築設計展;2009年則成為魯爾區博物館之一,以魯爾區的歷史與現代為展出主題。

2006年時,剛好是包浩斯建築50年週年的紀念,在礦區中蓋了一棟相當有意義的四四方方的建築物,它是由日本公司SANAA所建,整個建築有134個窗戶,與先前的立方形包浩斯建築相映成趣,是現代與過去並存的最佳寫照,該建築物目前做為設計學校所用。

結語

從礦區文化改造至今,Zollverein已創造了1千個就業機會,都與文化創意有關,已是魯爾區名副其實的文化創意中心,每年大約有80萬人來此參觀這個最大型的礦區文化保留區,Zollverein在保有己身歷史根源的情形下,將古蹟賦予新意並以文化為改造力量,成功地使自己在未來的時代中不流失且保有珍貴無法替代的價值,令人欣慰。(作者為本刊駐德國特約記者,同時也是台灣公共電視派駐德國杜塞道夫新聞特派員╱有興趣的讀友可逕行上網查詢:www.zollverein.de)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