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滾滾的熱能──亞洲的地熱發電

2002/06/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772

字型:


▓撰文/圖片:林錦仁

深具開發潛能的地熱能源,除了歐美各國積極進行研究外,亞洲各國亦多有從事相關的開發工作,並展現出相當的成果。

在亞洲,利用地熱發電最早的國家為日本,1942年即在九州的別府地熱地區,試驗一瓩的地熱發電機成功。當時,因水力發電量仍然足敷使用,故對於地熱發電的開發工作並不積極。直到二次世界大戰後,水力發電量感到不足時,地熱探勘才開始推展。

1966年於岩手縣之松川地熱田建造完成一座20,000瓩發電廠,次年在九州的大岳地熱田建造一座13,000瓩電廠。其後陸續完成大沼、八丁原及鬼首等電廠。1990年全日本的地熱發電量已有214,600瓩,1998年則大幅增加至530,000瓩,在短短的八年中,其發電量即增加2.5倍之多。

菲律賓也是地熱國,因先天條件良好,1990年的地熱總發電量高達891,000瓩;而在五年後更急速增加至1,227,000瓩,成為次於美國之世界第二大地熱發電國家。其1998年的發電量增加至1,780,000瓩,發展潛力頗為雄厚。

至於其他國家,如墨西哥、薩爾瓦多、印尼、冰島與俄羅斯等國家都有地熱發電廠。目前,世界各國的地熱發電量持續增加。根據統計,1995年的總發電量有6,797,980瓩,比1975年的1,326,880瓩增加五倍之多,增幅相當大,至西元2000年時,則提高至9,960,000瓩。由於能源危機的衝擊及工商業發展的需要,相信地熱發電量將以驚人的速度持續增加。

台灣地熱探勘與發電

早在民國55年便開始台灣的地熱探勘,由經濟部聯合礦業研究所負責推行;曾在台灣各地的溫泉地區,完成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探勘及小口徑之淺井的鑽探工作,迄今已獲致相當良好的成效。估計台灣地熱區的資源總蘊藏量約100萬瓩的發電力,其中約有50萬瓩具發展潛能;其間曾在大屯火山群地熱區鑽獲豐富的蒸汽,惜因腐蝕問題尚待解決,以致未能開發利用。

民國64年,行政院國科會鑑於國內能源的需求日殷,大力推行宜蘭地熱田的探勘與開發,並延聘國內外專家學者,共同研究該區地熱的利用與經濟價值;為展開該地區的探勘與開發工作,乃將其納入中油公司的鑽探業務中,並積極地推展及開發。首先,在宜蘭縣境內的土場及清水地區順利完成多口大口徑的深井。其中,在清水地區發現大量的高溫熱汽,經測試結果呈中性,極富經濟價值。

由於國科會對國內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相當重視,民國66年在清水地熱田籌建一座1,500瓩背壓式試驗性地熱發電廠,於同年10月開始運轉,產生300瓩的電力,主要目的在蒐集相關數據資料進行研究分析。其後,國科會復著手在清水地熱籌建一座3,000瓩背壓式先導型地熱發電廠,發電機組於69年安裝完成,並於隔年試車完成且正式運轉發電。至此,我國成為全球第14個成功利用地熱發電的國家。

開創第二春

在經過12年的發電運轉,發現清水地熱發電廠的年運轉率高達92%,可稱得上平穩可靠。然而隨著蒸汽產量逐漸降低、井內化學物結垢、套管破損及毀壞與生產時各生產井互相干擾等現象,令該電廠備感困擾,而終宣告停用。未來,若能針對產能衰減原因做深入的研究改善,並參考其他先進國家的經驗,有可能為國內自產能源之開發再創第二春。

在新世紀的新能源地熱發電,應由傳統發電方式,逐漸發展到開發深層、中低溫、熱濕岩及熱乾岩地熱。此類地熱在地球上為數極多,其潛力雄厚,台灣地熱也具備同等的條件,為未來開發的主要對象。在各式再生能源中,地熱較無環保方面的問題,卻是最具有經濟開發利用價值的替代能源,應加以重視並積極開發。

地熱堪稱為再生能源中最有希望的新能源,為順利達到西元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維持在2000年的標準,相關單位應積極研究發展相關的工作,以提昇其技術及經濟效益。(本文作者任職於中油公司)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