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布可思藝 紡織業能源新科技

2014/01/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937

字型:


撰文/曾君儒
圖片提供/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植物栽種,按照我們以往的觀念,需要有水、空氣、陽光與土壤,現在有一群人即將顛覆您的常識,並大聲的告訴您「植物不一定需要土壤」,只要廢棄的回收布料,就可以獲得相近的種植效果。

今(103)年3 月底前,只要經過花博公園圓山園區流行館周邊區域,很容易就可以看到巧妙設計的綠色專區,這是2013 戶外景觀設計大賽的成果展覽。經過漫長的比稿與資格審查賽,產出了9 組擁有實際布展資格的優秀選手,而其中有1 組特別的「布可思藝」,只要張大眼睛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們的植物竟然是種植在布上,而非傳統的土壤中。

不可思議的「布花園」

在專業的園藝、景觀、建築設計業者參賽名單中,當「紡織所」3 字映入眼簾的時候,相信很多人第1 時間都會十分訝異,無法將傳統的「紡織」與「園藝、景觀、建築」等領域畫上等號。

這個由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團隊設計的「布可思藝」,乍看之下與其他園藝作品並無兩樣,但若能走近觀察,將會發現這些經過造型的植栽物件,竟然是自布料內伸展出來,細細包覆植物根部的,並非我們傳統認知中的土壤,著實讓人驚奇。

「利用布料纖維取代土壤,其實大家小時候的自然課早就體驗過了,還記不記得綠豆一開始是怎麼發芽的呀?是不是用棉花呢?」紡織所產品部主任黃博雄打趣的反問。透過寶特瓶回收製成的纖維,轉換為植物的另類土壤,使用的時間也可以有效延長,對在建築物綠化節能的案例上來說,不用擔心經過幾年就被分解、風化掉。「其實不一定只能栽種觀賞植物,也是可以種菜的!只是可能沒專業菜農種出來的那麼漂亮就是了。」伴隨著爽朗的笑聲,黃博雄也補充說明,就算沒人工施肥,植物依然可以維持自己的生態循環系統生存,只是無法像專業的觀賞園藝那麼油亮美麗,但依然擁有一般野生植物的好狀態。

紡織業能源科技成為熱門新寵兒

能源局委託給紡織所的計畫,主要是希望能降低室內溫度、減少空調系統的使用機會。而紡織所發想的概念非常簡單,就是從原始的「穿戴」角度為出發點:給建築物「穿」的就是牆壁,而「戴」的自然就是屋頂了。要如何隔絕側邊與上方的太陽輻射等熱源,計畫執行小組嘗試有別於一般的作法,捨棄在牆面使用傳統 土壤盆栽,改用只有土壤1/3 重量的紡織纖維,減輕建築物的負擔。以1 座頂樓的空中花園為例,不管屋頂是要維修還是翻新,只要把上層的布料移開就可以進行工程,且因為布料纖維有毛細管滲透的特性,澆水時不容易積水在特定地方,能順著纖維均勻濕潤植物的根部,非常方便。

布花園還有所謂「兩面植栽」的離地園藝特色,黃博雄解釋以往建築物在做牆面綠化時,通常只會針對外側牆面擺放盆栽,但布花園2面都可以任意栽種,不管是內側還是有更多的特殊造型,都可以安排規畫進去,增加了景觀設計的彈性,也能讓飽含水氣的布料,再多降低一些建築物的溫度、減少空調的使用機會。

除了現在正在花博園區展覽的「布可思藝」作品外,一進到紡織所的中庭廣場,很難忽視那正中間由小貨櫃改裝、被各種植物擁簇著,又酷似藝術品的屋子,這也是另外1 處的布花園。只是除了滿牆面與屋頂的各植物外,屋內還鋪滿著著色過的棉絮,至於這又是什麼創新技術,「當我們實驗成功了,會再公告啦!」 黃博雄神祕的保留住了答案。

而在計畫順利推動的同時,市面上許多建案紛紛希望能將布花園的概念,納入他們綠建築的規畫內。例如,嘉創中心是嘉義第一棟綠建築,也是繼臺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後,取得鑽石級綠建築標章的公有綠建築;臺北市南港也通過了第一棟布花園建物節能設計案,總面積高達917 平方公尺。

消滅熱島只留綠色寶島

透過布花園回收寶特瓶轉製成回收纖維的概念,其實黃博雄最想看到的,還是希望能讓民眾少用新的化石能源、多用回收材料,以減輕地球的負擔。像這次透過執行能源局的計畫,也是希望能夠說服政府單位,即使是綠化,也可以使用回收性的材料,避免新資源的耗用。而紡織所也訂出了新目標,希望以後用來栽種的布料纖維,不再採用新料,而是可以直接使用寶特瓶製衣後剩下的剩布,也就是俗稱的「下腳料」,進一步減少資源的用量,對地球更有善。

其實民眾都可以在家嘗試,用廢棄布料栽種植物,只要記得將棉絮處理得蓬鬆、以便植物根部舒展,在陽臺就可以DIY 創造屬於自己的布花園,不管是外牆還是屋頂,都可以用這種另類的方式美化綠化,用布花源逐漸取代冷氣機,降低城市的溫度,從此沒有熱島效應,只會看見我們共同創造的綠色寶島。


關鍵字:兩面植栽,離地園藝,紡織能源科技,布花園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