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8/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931
字型:
■撰文:蕭慕俊
天然氣被公認是地球上最乾淨、清潔、可大量使用的能源。邁入21世紀的初期,世界能源將由石油世紀進入石油、天然氣並存發展的時期,天然氣在世界能源結構中所佔比重,今後還將會進一步提高。
天然氣具有常溫、常壓為氣體狀態的特質,管線成為陸上運輸的唯一選擇,昂貴的管線使該產業呈現自然壟斷的特徵;另外,以零下162℃進行儲運的液化天然氣(Liquefied Natural Gas;LNG)是目前跨洋運輸的唯一方式,在離岸前、到岸後仍需依賴管線的運輸,這使得天然氣從井口的生產、液化、裝運、接收、氣化、管線輸氣運銷、儲氣窖容量、餘裕調整、操作維護、安全管理,甚至家用燃料等方面,都表現出與原油的差異性,有別於一般的石油市場。
尤其,天然氣的調度運用彈性較石油為低,工安絲毫馬虎不得,液化工廠、接收站、管線等方面投資動輒千百億,金額極為龐大,面臨經濟效益的考量時,天然氣來源的穩定、輸儲運能力與消費市場等上、中、下游間的規劃設計、施工建設、投產運行,以及彼此間的互動搭配顯得極為重要。
緣於天然氣市場結構和本質的特殊性,天然氣完全競爭的市場模式幾乎從來就沒有存在過,不是寡頭壟斷競爭,就是由政府管制,這些基本上都取決於政府能源策略與市場供需問題。
現況剖析──失序的隱憂
自1990年台灣進口液化天然氣以來,自產天然氣的市場比例逐年下降,到2001年底,已降至11%左右,對於市場只能扮演調節與緩衝的角色。反觀,進口的液化天然氣則已主導台灣的市場,但自開始斥資興建接收站及輸配氣管線起,即須投入可觀的資金及工期,以致單位固定成本偏高,而高成本又影響台灣企業使用天然氣的意願,如果要有效推廣使用天然氣,則必須克服其成本偏高問題。
依據統計,至2001年底,台灣70%的天然氣消費是用在發電方面,也是液化天然氣需求成長的主要來源。但過度樂觀的經濟預估,缺乏彈性的長期合約及景氣低迷導致整體用電成長減緩,加以環保抗爭、用地取得困難,不少民間電廠紛紛停擺,為今日天然氣供需失衡的局面埋下隱憂。
延續2001年的情勢,現今的經濟復甦景況仍未明朗,需求成長的減緩,使得台灣天然氣市場已不能依賴能源需求的成長來擴張。依據台電的供電預估,2002年將有新桃(60萬瓩)與和平(二部各65萬瓩)民營電廠陸續商轉加入系統供電,今年夏天的系統淨尖峰供電能力也將自去年之2,979萬瓩增加至3,185萬瓩,而尖峰用電量預估自2001年之2,629萬瓩提升為2,719萬瓩,備用容量率預估值為15 %,顯示新電廠的增加並不代表電力消費的增長,在台灣普遍不缺電的情況下,天然氣的消費成長只能尋求發電燃料與產業使用需求結構的替代轉換。
前景停、看、聽
整體來說,市場的前景大餅已明顯縮小,除設立龐大的儲氣設備以儲存過多的進口天然氣外(如鐵鉆山儲氣窖,LNG儲槽),更需要開發相關天然氣化工、民用燃料、燃氣汽車等方面的需求,以及建立國際現貨交易、轉銷等貿易機制,來做為餘裕調度調整之運用。因此,短期間內,台灣的天然氣市場還須停、看、聽與調整。
未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天然氣轉液體燃料技術(Gas to Liquids;GTL)的突破,或許可降低目前液化天然氣高成本的處理、運輸、儲存等問題,以及因經濟規模需求量所帶來財務與市場方面的風險,這將使天然氣的運用發展都將大有可為。
但以現階段而言,天然氣的經濟誘因、輸儲條件、運用層面、作業彈性等都還不如石油,天然氣的發展前景還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援、鼓勵與補助,這些措施須表現在總量管制、關稅減讓、產業政策之優惠與補貼,以及價格機制的管控。
再議空間
囿於台灣整體能源規模較小,目前的經濟成長低緩以及油品自由化的開放競爭,以往過度重複投資的後遺症已逐漸顯現,處於產業前景未明之際,台灣的能源短期內勢將難以重整,能源市場仍有一段不短的調整與因應期間。
雖然,環境問題使人們對天然氣的使用日趨重視。但筆者認為,不論從投資效益、能源政策、市場供需或短期產業發展現況與前景的角度來看,此刻,天然氣供需平衡的考量應大於開放競爭的訴求,第二座北部天然氣接收站的興建、甚至第四階段民營電廠的開放,時機上應有再商議放緩的空間。
在探索台灣能源多元化、能源自主、經濟發展前瞻與市場成長規模等層面發展時,台灣天然氣市場的運作應可:
一、設法擺脫過往「以供定銷」的模式,採行由需求來決定供給的法則。
二、研擬兼具市場性的合理價格機制,釐清天然氣與石油間重覆領域的影響。
三、規劃「走出去」的策略,尋求能源的自主與自給,以穩定供給來源、減少外匯支出,並結合探勘、生產、儲運、消費等上、中、下游間的供需,來做全面性整體規劃。(本文作者任職於中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