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1118
字型:
撰文/曾君儒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經濟部能源局、中油公司
「我知道核能很便宜,但還是有點擔心,」一會兒忙著掃地,一會兒又拿了塊抹布開始擦擦洗洗,潘媽媽利用下班後的時間接受採訪,「雖然聽說核能發電比較不會有二氧化碳及空氣污染排放、也不會造成什麼全球暖化的問題,但之前新聞都在報說,如果一不小心出了事,後果真的會那麼恐怖嗎?」
雖然希望可以不要生活在核安疑慮的陰影下,但負責掌管家中開支的潘媽媽,也猶豫的問我們,如果一下子把核電廠都趕出臺灣,或者以後沒有核電的日子裡,電價是不是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那核能空出來的位子,有什麼其他能源可以頂替嗎?
核能的安全顧慮
在能源將近百分之98依賴國外進口的臺灣,如何確保能源的穩定供應,是攸關民生需求與經濟發展的大事,而前面提到過擁有「能穩定發電」特性的核能與燃煤發電,共同被列為可24小時供電的基載電力成員,以目前的電力結構來看,還沒有辦法輕易割捨。
核能一直是爭議性很大的發電方式,該議題在國內爭論已久,卻始終沒有明確的定論,尤其是2011年發生日本311福島事件後,核能議題、核四廠的續建及運轉與否等問題再度端上檯面。當時國內外各家媒體無不大肆報導,還反覆播放地震、海嘯及核災訊息,也不忘將歷史上所有的核災事件都整理一遍,災民驚恐的面容以及一堆駭人的數據與推測,驚悚的連結,不論是誰都默默捏了把冷汗。
到底核四廠安不安全呢?其實,自日本311福島事故後,原能會已要求台電公司進行核能安全總體檢,我們的核四廠已較日本福島電廠多出 5 重防護優勢,且計畫再增設防海嘯牆、建立「斷然處置措施」,不會讓核電廠有任何發生核災的機會。除此之外,經濟部也要求台電公司成立「強化安全檢測小組」,對核四廠重新進行試運轉測試,還請來外部的學者專家成立「核四安檢專家監督小組」,監督核四廠的試運轉測試作業,之後還要由原能會確認符合法規要求及安全無虞下,才會讓核四裝填燃料。
不要核能,那能要什麼?
如果全面拒絕核能發電,貫徹非核家園的理念不是很好嗎?但屬於基載電力的核電能夠24小時全天候運轉發電、供應國人每天的基本電力需求,若把核能機組抽離,有誰可以替補這個空缺?清點目前國內各種發電方式,燃煤、水力、天然氣、陸上風力與太陽能,看起來選擇性還真不少,不過這些新菜色的價格與背後的犧牲可一點也不便宜。
說到安全與環保,最先在腦中浮現的應該就是再生能源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資源,既不會排放二氧化碳、後遺症也較少,為什麼不用它們完全取代核能電廠呢?前面提到過再生能源的成本較高,以最近迅速竄紅的太陽能為例,太陽能發電的費用與核能一比,成本費用相差6、7倍以上,對消費者而言,將會是一大筆負擔,更不用說還有不穩定的天候因素,如果時常不來電,將對生活造成極度的不便。
那如果用天然氣來替補核能的電力缺口呢?反正天然氣比再生能源便宜一些,應該勉強可以負擔吧?做父母的大概都會這麼想,如果能用錢買到孩子們安全無慮的未來,不管怎樣都會咬著牙、省下自己的開銷,努力替下一代打造一個沒有恐懼的居住空間。但臺灣天生的地理因素使得天然氣得靠一船船的輪船送進來,若哪天多來幾個颱風阻礙船隻進港,或是外國人不賣給我們了,國家的能源命脈就岌岌可危。
那,最便宜的煤炭與現在仍量產的石油燃料呢?燃煤的發電成本相對低廉,也是我國基載電力的其中一種,不然就用燃煤完全替代核能吧!但轉念一想,先前新聞也報導過,有些開發中的國家因為大量建造工廠與排放黑煙,讓整個城市的空氣污染混濁,不單單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這些大量的懸浮微粒還擴及到其他城市甚至其他國家,想想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有呼吸道與過敏的問題,潘媽媽也不覺得增加傳統火力發電的占比是最佳的解決辦法。
懸而未決的選擇題
想來想去,好像沒有哪一種能源可以站出來完全取代核能,而講了這麼多,無非是因為我們有這麼多的電力需求,龐大的電力缺口始終來自於人,「不然少用點電,雖然不方便,反正久了之後應該就習慣了。」轉個念想想,潘媽媽笑說她自己可以不要用這麼多電,回到古早時代的生活方式好了,寧願辛苦一些,也不要讓孩子被迫活在危險恐懼中。只是,潘媽媽可以不用電,但所有的產業能夠不用電嗎?沒電可用的產業若紛紛外移,未來孩子成長後,是不是會陷入找無工作的困境?
看似沒有結論的聊天內容,卻也隱約讓臺灣目前的電力困境情形浮上檯面,若真有能完全取代核能的發電方式,那些先進國家不是早該全數置換完畢了嗎?應該不太可能有人明知山中有虎,還偏向虎山行的吧?因此,雖然發展核能爭議不斷,但若要在穩定供應、價廉又環保中取得平衡,維持多元能源的現況,讓核能繼續分擔國內的用電需求,似乎是必要的。
核電知識快易通
★ 臺灣多地震,會不會也發生大海嘯影響核電廠運作?
經濟部網站資料顯示,臺灣外海斷層與海岸線不平行,所以並不易發生類似日本311的海嘯衝擊,且核四廠址附近並沒有活動斷層。而大家擔心的核四廠,經過專家勘驗,可以承受7級的地震與14.5公尺高的海嘯。
★只有核電廠會有核廢料嗎?
核能科技目前已廣泛應用於各領域,因此核廢料的問題並非從核能電廠才開始,像是醫學、農業、工業、學術研究等都有機會產生核廢料。
資料來源:經濟部「確保核安,穩健減核」網站
關鍵字:核能,基載電力,多元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