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燃煤」之「給」──談燃煤採購的眉眉角角

2015/04/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1664

字型:


撰文/曾君儒 資料、圖片提供/台電公司

你買過生活必需品嗎?在採買商品時,除了價格與品質,你還會多做什麼樣的考量呢?電力也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煤、天然氣、石油的能量換成電,那你知道這類能源商品要怎麼購買嗎?

每一個人都有購物經驗,從飲料餐點一直到買房換車,舉凡食衣住行育樂的每個層面,都脫離不了商品交易的範疇,這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因此當談到國家的能源燃料購買時,我們很容易就會直接套入我國生活經驗中的購物模式,但能源燃料的購買不比一般商品,需要考量的層面與利害關係,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燃煤採購,你應該先知道的遊戲規則

「台電公司目前每年燃煤用量約2,600萬公噸,而燃煤機組發電量約占台電總發電量的百分之36,屬於低成本的基載電源。為了應付未來國內的用電需求,同時考量到減輕二氧化碳排放量與提升燃煤電廠的效率,隨著老舊電廠將陸續除役,台電正在積極興建新型高效率的燃煤機組,未來10年燃煤需求量將增加至約3,600萬公噸。」在正式開始採訪前,台灣電力公司燃料處副處長任曾平先幫我們簡單講解我國目前燃煤的需求現況與未來預估使用量,還介紹了台電公司購買燃煤時所需遵守的遊戲規則「政府採購法」。

因為台電公司為國營企業,燃煤採購案須依「政府採購法」的規定,採公平、公開之國際標方式辦理,並以最低評比到岸價格(Evaluated C& F Price)為決標原則。我們才知道,我國用電需求仍不斷上升,對台電公司而言,要滿足國人用電需求、確保能源供應無慮、還要符合政府相關政策,在種種條件與限制下,是一項嚴苛又具有挑戰性的大任務。

「就像開車上路,你得先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基本交通規則,不能亂闖!台電公司買煤既須依『政府採購法』相關規定辦理,就要熟悉『政府採購法』的相關規定,才能順利買到電廠所需燃煤。」任曾平表示,在民國88年以前「政府採購法」尚未上路前,台電公司可以自主決定煤源國的比例,來分散風險、增進公共利益。「政府採購法」上路後,就必須符合「政府採購法」規定,例如公開招標、選擇性招標、限制性招標等,而為使台電公司燃煤的採購策略與程序更為周延與透明,台電公司還成立「燃煤採購審議小組」,成員涵蓋發電、採購、會計、法律等部門,另聘請5位能源、經濟、法律的外部學者專家共同審議,期使台電公司能在符合燃煤電廠運轉需求與環保限制的前提下,竭盡所能的降低採購成本。

「台電公司與其他民營企業不同,不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有一定的規則需要遵守。」話語間,輕輕道出台電與一般民間企業的不同,身為國營企業,他們追求的不是純粹的企業利潤,帳面上的每一個數字都是花在刀口上的人民納稅金,除了盯緊國庫支出,還得站在國家角度著想,更多的是國營事業的那份服務心與責任感。

長約、現貨怎麼買?讓你一次看懂燃煤採購

既然已經知道買煤之前的遊戲規則,那台電公司如何從這些限制中,找到最佳攻略呢?

台電公司主要透過長約及現貨2種方式購入燃煤,現貨是依照船次決標,每批次採購以5至10船為原則,實際採購數量則依年度需求變動、長約供應量及國際煤市供需狀況而定。相較於現貨的概念,一般人對長約的簽訂較不熟悉,讓我們好奇的是,一紙長約通常為6年,當長約簽訂後,我們就得按契約上的價格付6年的金額嗎?如果在這期間國際價格下跌,台電公司不就吃虧了嗎?

「不,長約第一年的年度價格(離岸價格,Free on Board, FOB)決定方式是,在所有廠商參與競標後,以在底價內最低評比到岸價格(Evaluated C& F Price)作為決標依據,而得標廠商所報的FOB價格就是第1年的年度契約價格。但自第2年開始,每年的FOB價格就得依契約規定,參酌亞太地區長約年度FOB價格逐年議價。」任曾平解釋,雖然簽訂了6年契約、保障了期間內貨源的穩定,但市場價格每年都在變動,若第2年市場價格下滑,台電不能坐視以高於市場價格的金額購煤、讓國家買貴虧本的事情發生。因此,自第2年起 台電仍會根據國際市場價格來與賣方議價,不僅可以符合我國「政府採購法」的規定,又能與國際市場接軌。

事實上,經由台電公司的努力,我國長約及現貨採購價格都比亞太區市場行情還要低,以近3年來燃煤的採購價格紀錄就能看出,台電實際交易價格比國際市場低約百分之6至8左右。

台電的採購策略為何?

任曾平表示,台電在採購燃煤的時候會將「確保供應安全」與「降低採購成本」這二大指標奉為圭臬。畢竟做的不是一般生意買賣,這一批批黑黑的煤炭,是支撐能源火苗不滅的功臣,也是國內電力需求的主要命脈,因此,台電公司思考的角度也與一般企業不同。

確保供應安全

「台電公司不能只看到眼前燃煤價格便宜,就一點風險概念也沒有。」任曾平說明,台電不能只憑價格作為買賣的唯一判斷依據。在採購的時候,長約煤源供應比例會訂出一定的限制,否則一昧地追求價格便宜,很容易就陷入單一來源的採購方式,對國家能源命脈而言,會產生極大的風險。任曾平說,台電會以以下3種措施來確保煤源的供應安全:

一、長約為主、現貨為輔

燃煤是成本相對低廉的發電方式,電力公司為確保供應安全,通常會簽訂長期契約確保貨源的穩定,另搭配現貨採購。近年來台電公司每年長約採購量占總採購量的百分之70至80左右為原則,剩下則以現貨補充。任曾平說明,台電每一個長約的年供應量都是50萬公噸,並訂有加減百分之20的買方數量彈性選擇權。因此,若每筆長約都以上限提運,總供應量就可達百分之84至96左右,幾乎涵蓋全年燃煤需求,能有效確保供應安全。

二、煤源分散

為了避免燃煤來源過度集中、致使我國能源命脈掌握在特定對象手裡,台電公司會針對煤源國與供應商訂定長約供應比例的上限:
(一) 單一煤源國:長約供應比例上限百分之35→至少會有2個煤源國
(二) 單一供應商:長約供應比例上限百分之15→每一煤源國至少會有3家以上供應商
(三) 中國大陸:長約加現貨合計供應量不得超過總採購量的百分之30。

三、維持適量安全庫存

我國燃煤安全存量規定為30天,台電公司則以34天為規劃原則。「我們常自嘲國內什麼能源都沒有,沒油、沒煤、沒氣也沒鈾,只有颱風與地震。」任曾平笑著說,由於我國國情特殊,是極少數針對燃煤訂定安全存量的國家。

降低採購成本

供應安全的問題解決後,再來就得思考如何降低採購成本,在「長約為主、現貨為輔」的保障下,台電可以藉由機動調整長約與現貨的比例,以隨時因應市場供需情勢的變動。「假如市場供需情勢寬鬆,現貨價格低於長約價格時,我們就可以減少長約採購比例、增加採購價格較低的現貨燃煤,以降低整體採購成本。」任曾平舉103年為例,當時全球燃煤市場供給寬鬆,台電公司便將長約採購比例由102年時的百分之75降至70,現貨的比例則由百分之25增為30。

除了長約現貨比例調整,台電公司也妥為運用長約本身「加減百分之20之買方彈性數量選擇權」的特性,任曾平舉103年為例,長約占比雖維持在百分之70,若現貨價格低於長約價格時,台電公司可以減少長約的提運量、適時增加現貨採購量,進一步抑低購煤成本。另外,在不影響台電公司供應安全與競標公平、公開原則下,台電公司也會合理調整招標規範,以鼓勵更多廠商參與競標,並積極接洽新煤源廠商,增加我國燃煤供應來源多元化、提高標案的競爭性。例如:103年燃煤現貨價格低迷,台電公司便靈活運用定期契約之百分之20的買方彈性數量選擇權,將部分價格較高的長約以下限量提運,餘量就改以價格低廉的現貨煤取代,將現貨比例提高到百分之39,遠高於其他國家主要的電力公司,這也是台電公司103年能大幅抑低成本的最主要原因。

優點搭配,發電充沛

瞭解台電公司買煤的訴求與眉角後,實際上到底要如何運作呢?任曾平表示,購煤之前得先知道電廠的燃煤需求量。因此,每年大約5月左右,台電公司就會彙整出所有電廠下一年度的燃煤需求數量,並參考亞太地區長約年度FOB價格,提請「燃煤採購審議小組」審議。

所以各電廠只要報出需求數字就好囉?「才沒這麼簡單呢!還得注意不同產地煤源的搭配比例。」任曾平解釋,亞太地區的煤源雖多,煤質特性大抵分為二大類,即印尼煤與非印尼(如澳洲、俄羅斯、中國大陸等)煤,而目前台電進口燃煤主要以海程最近、抵臺價格最低的印尼煤為主、非印尼煤為輔。原來不同地區燃煤的特性也各自迥異,像印尼煤擁有價格低、灰分、硫分及氮含量均低的優點,也就是比較環保,但熱值較低;而熱值較高的非印尼煤,雖然可以讓電廠順利滿載發電,但灰分含量較高。因此,採購人員必須依照電廠所需的品質與數量,去搭配實際購入的煤貨。「就像打籃球,不可能只找人高馬大的隊員,你還得搭配速度快、準頭夠的球員才行,根據他們的專長互補搭配,整個團隊才能順利運作;燃煤搭配也是,我們不能只買灰分少但熱值低的印尼煤,也不能只燒熱值高但灰分含量較高的非印尼煤,調和它們彼此的特性,才能符合滿載運轉與環保限制的二大需求。」任曾平說明。

解開電價的誤會

由以上說明,不難看出台電在燃料成本控管下了多大的工夫,竭力使所花出去的每一塊錢,都能發揮到最大的價值,但為什麼坊間媒體報導還是認為台電售電價格無法反映燃料購入成本的誤解呢?

說到這裡,任曾平拿出了1張燃料採購金額與發電量的圖表,「就以103年燃料採購金額來舉例,3千億元新臺幣中,天然氣占了百分之63、燃油占了百分之12,總共百分之75,而燃煤只占了百分之21的金額、核燃料更只有百分之4。」反觀這些燃料貢獻出的發電量,天然氣與燃油只占了總發電量的百分之36,遠遠不及燃煤加上核燃料百分之60的發電量,任曾平說,這10年來台電為什麼會虧損,是因為天然氣占比很大、費用也較高。「如果只看這一點,少用天然氣與燃油的話,台電就賺錢啦!」如果單就採購金額這一點來看,燃煤本身對電價的影響遠不如天然氣。

「但天然氣本來就比較貴、比較乾淨,你要比較乾淨的東西就要花錢、付出代價,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不是嗎?」任曾平提醒,二氧化碳減量本來就必須付出一定的成本與代價,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兼具乾淨、便宜、穩定的完美能源,能供應人類無止盡的用電需求。既然提到二氧化碳減量,就不得不提沒有溫室氣體排放的核能發電,這也是對台電公司影響重大的關鍵之一,由於核能在國內仍是一項較具爭議的發電方式,若人民真的願意砸下重本,願意多付些電費,捨去核能、改用較乾淨的天然氣去填補用電空缺呢?

任曾平說明,假使沒有核能、民眾也願意多花幾倍的電費來補呢?我國雖有一些再生能源,如風力、太陽等,但因天候不穩定,屬「靠天吃飯型」的;水力發電部分,我國水資源不豐富、常常缺水,故水力發電亦不豐富,還是得仰賴火力發電,但我國目前2座的天然氣接收站的進口量已接近飽和,天然氣的進口量能再增加的極為有限,因此短期只能改用更為昂貴的燃油方式發電補足。

而部分媒體常常以不齊全的資訊妄下判斷,「例如錯把現貨價當成長約價、誤以為長約價格於合約期間維持不變等。」任曾平邊說邊拿出留存的剪報資料,白紙黑字上印滿聳動的標題與錯誤的判讀,各種數字錯誤與類比錯誤下的誤解,讓台電公司吃了不少悶虧。

透過這次的訪談,得以知道燃煤採購的背後,有多少鮮為人知的眉眉角角,不再只看帳面上冷冰冰的數字,每一紙契約的背後,承載了多少台電人精打細算後的成果。能源從來就不是一筆單純的買賣行為,電價也絕非我們原來想像中那麼簡單,在穩定供應與反映成本間如何適當拿捏,一直都是一道高難度的題目。

近年來能源議題逐漸受到大眾關注,各種意見與批評聲浪不斷,有些甚至淪為意識形態的抗爭,在批評之前不妨停下來想一想,在同樣的狀況下,你能提出更好的選擇嗎?


關鍵字:電力,燃煤採購,電價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