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964
字型:
撰文、攝影/鍾嘉雯 受訪/國立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楊鏡堂終身特聘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第4屆校長傅斯年曾云:「臺灣大學應該以尋求真理為目的,以人類尊嚴為人格,以擴充知識、利用天然、增厚民生為工作的目標。」這段話代表了臺大的學術自主精神與自由校風,也可看出臺大的研究能量。
身為全國首屈一指的綜合型大學,臺大的能源研究發展可說是能量龐大、各個領域都有涉獵。臺大機械工程系楊鏡堂教授接受本刊採訪,對臺大的能源研究感觸良多:「我來臺大8年,有感敝校高手不少,可以從法制方面、技術方面或各種方面來研究能源,且不僅限於單一系所。」
人才輩出的研究型大學
看最近3年來的科技部專題研究案,便可一窺臺大在能源方面研究之多元與充沛。技術方面有臺灣西南海域之能源潛力評估、綠色能源材料、廢棄生質物能源利用與奈米纖維材料等;家庭中的能源資訊服務、能源轉型治理與能源科技產業化等議題,也在研究之列;申請專案的系所包括應力所、機械系、海洋所、國發所、化工所與物理所等等,橫跨人文與科技,都有進行能源相關的研究。近3年以「能源」為主題之科技部專題研究案中,臺大占比13%,可見其研究能量之豐沛。充足的研究計畫與能量,也展現在學術成就上,2014年科技部頒發的傑出研究獎,72位得獎者中,臺大占比28%。教師們本身擁有足夠的研究經驗與資源,學生也能者輩出,造就了臺大不可小覷的軟實力。
人才培育的搖籃
從臺大所設之各種能源相關研究中心,可看出其獨特、廣泛之研究範圍。從海洋能源、地質能源等入手之能源研究中心,由應力所陳發林教授主導;而機械系黃秉鈞教授主持之新能源中心,則主攻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生物能源方面,由陳世銘教授帶領之生物能源研究中心進行研究;而電機系陳德光教授則研究綠色電能,在產學合作、教育訓練與國際交流上皆有設置;推廣至環境永續層面,則有法律學院之葉俊榮教授主持之環境永續政策與法律中心。
除各系所開授之能源課程之外,臺大之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亦設置「能源科技學程」,與理學院、工學院、生物資源暨農學院、生命科學院、電機資訊學院等相關系所共同合作規劃,學程內分為「全球環境變遷」、「新能源」、「減碳技術」與「綠色管理」4大類課程群,並分設「新能源」、「減碳技術」、「綠色管理」3個次學群,不限系所,讓所有臺大的學生都能跨領域學習,成為能源的專才。
主持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捨臺大其誰
臺大的能源研究,其實與整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息息相關,由行政院主導的能源國家型計畫,目前所進行的2期計畫都是由臺大任執行長,除了校內人力資源,也綜整各校或相關研究智庫來共同執行。在日本311福島事件、美國頁岩油氣革命、恐怖攻擊威脅、歐盟金融風暴、亞洲國家興起造成大量的能源與天然資源需求,以及太陽能及LED產業因投資過剩導致泡沫化等等造成的國際政經形勢變化中,第2期計畫將分析這些重大變化所造成的影響,對我國在能源的取得和使用時的評估與抉擇,也更進一步地將我國產業經營環境所面臨的基礎性典範轉移列入評估範圍。
第2期能源國家型科技計畫聚焦於具潛力之研發項目,包括節能、替代能源、智慧電網、離岸風力及海洋能源、地熱及天然氣水合物、減碳淨煤等6大主軸,推動跨部會署之合作,期許積極落實我國能源科技產業化,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產業可用技術,也運用科技技術達成自主能源的提升,以符合社會的期待,並減少環境的衝擊,開創跨世代「能源、環保與經濟」三贏之永續發展願景。
正因為臺大的許多研究計畫,不是與科技部合作,便是在國家層次與各部會等政府單位合作,而在研究領域上也跨足各科系,可從各種角度進行能源研究,可以說臺大的能源研究課題本就不是單一的議題或系所可囊括,而是全校不同系所都有足以發展能源議題的專業與資源。
全方位的能源研究
「第一流的大學不能徒然是一個教育機關,必須有他的重要學術貢獻。」已故臺大校長傅斯年對一流大學的描述,正是臺大的寫照。在自由開放的臺大之中,其對能源研究課題的發展,也正如綜合型大學的研究領域,寬廣多元、人才輩出。
關鍵字:臺灣大學,能源研究,科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