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能源與性別:能源領域的外星人李安妮

2016/06/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1442

字型:


撰文/鍾嘉雯 受訪/台灣綜合研究院李安妮副院長

本期專訪台灣綜合研究院李安妮副院長,訪談中她娓娓道來能源與性別交會的每個亮點,也鼓勵每位能源人,隨時隨地保持對性別敏銳的眼光,讓能源領域更加平等與進步。

以性別做為志業的能源外星人

採訪之初,李安妮便自稱為能源領域的外星人:「能源領域對我來說是偶然,性別研究則是我的志業,一說到性別這個議題,你會發現我就會滔滔不絕、整個精神都來了!」李安妮從英國新堡大學社會政策學系(Newcastle University)完成博士學位回國後,便全心投入性別議題的相關領域。她曾在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任職,並先後擔任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原家庭暴力防治委員會,2013年併入衛生福利部)委員、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簡稱婦權會)委員、組改後的行政院性平處委員、行政院所屬包括大陸委員會、公平交易委員會、主計處、交通部等機關之性別平等專案小組委員,也曾擔任行政院改善所得分配小組唯一的民間委員,並為研擬《性別平等政策綱領》(以下簡稱《性平綱領》)之副總召集人與總論主筆。另外,也積極參與許多民間婦女團體,例如彭婉如基金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女學會等組織的活動。

能源與性別究竟是何時交會的?進入台綜院是一個起點:「由於本院長年從事能源政策相關研究計畫,我也因此接觸並獲得許多能源領域的專業知識。但真正對性別與能源領域相關議題產生興趣,主要還是因為性別觀點已成為我思考問題的慣性,加上在撰寫《性平綱領》總論的驅動下,對其中〈環境、能源與科技〉篇提到的內容,必然需要一些較深入的探究,因此性別與能源就成了我的另一項最愛。」《性平綱領》是我國與世界接軌的1項重要指標,從1979年底聯合國大會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CEDAW)後,婦女權益便成為國際人權指標的1項判準。我國一直以來皆將保障婦女參政權列為國家政策重點,在1990年代開始對婦女的人身安全、就業勞動、健康醫療等領域加以立法保障。2006年7月8日我國行政院函送CEDAW公約至立法院審議,經立法院議決、總統公布施行後,逐步推動CEDAW公約條文國內法制化的研擬,進而促成了2011年《性平綱領》的誕生。

《性平綱領》是民間與政府共同協力的成果,李安妮說,「我算是《性平綱領》的民間召集人,也負責寫〈總論〉。讀完7大核心議題的內容,其實可以從中看出《性平綱領》很重要的1個核心概念,就是分配正義,這也是我在〈總論〉裡面特別納入的。」決策者的性別比例、不同性別的就業比例與薪資差異、或是媒體對不同性別的報導觀點等等,這中間的差異,是結構性因素呢?還是必然存在的呢?即使必然存在,也必須是1項自由選擇的結果,在〈總論〉中,李安妮點出分配正義的重要性。

從「婦女參與」到「性別主流化」

從婦權會到「行政院性別平等處」,從婦女權益、婦女參與到「性別主流化」的推動,當婦女2字漸漸從字面上消失,其意何在?

從1990年代起,婦運團體便提出「四分之一婦女保障名額」的訴求;2004年婦權會通過《婦女政策綱領》,明定「女性參政突破3成,並邁向4成目標」;2006年則要求中央各級委員會的組成要符合任一性別不得低於三分之一的原則。「性別比例」的策略,讓人們將焦點集中在女性數量是否增加,就像《性平綱領》之〈環境、能源與科技〉篇一開始便提及能源領域的女性主管比例偏低的問題。能源領域為什麼男性居多,女性進不來?傳統男理工、女人文的性別角色分工,讓這些較屬於高科技、有技術門檻的領域,為女性設了1道無形的障礙,也讓這些領域的性別研究較關注男女比例懸殊的問題。

不過性別議題的重點絕不只有性別比例。「我們重視婦女的參與和培力,並不是讓女性去取代男性的『女性主流化』,『性別主流化』的終極目的不但是要讓女性有進入各領域的選擇自由,更要讓性別意識進入各個領域,使各個領域的重要政策與措施,都能從性別的角度切入去思考分配的公平性。」李安妮說。「女性參與很重要,但性別觀點不是只有女性所獨有,男性也可能具有性別意識,女性也可能沒有性別意識。如果只談數量,讓女性參與政治、進入決策圈,不一定可以改變整個環境的性別友善程度。在一些女性屬於少數的組織中,她們可能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來符合原有遊戲規則,才有條件生存下來;若要轉型,兩性必須共同努力,才有可能達成。」而只有具足夠的性別敏感度,去感知性別差異的存在,從而提出不同的解決辦法,讓整體環境對所有性別都友善,才是「性別主流化」的意義。

如何落實「性別主流化」?以性別統計、性別預算、性別影響評估、性別分析、性別意識培力、性別平等專案小組運作等6大項為主要推動工具。李安妮參考國外相關作法,推動性別統計再加以分析,並編列性別預算,透過性別影響評估來改善性別落差。李安妮說明:「其實性別統計是在既有的統計中加上性別的變項,還不算太困難,比較難的是需要去思考並找出統計上所呈現的性別差異,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這就得進一步進行性別分析了。而性別影響評估目前只在政府的中長程計畫中推動,計畫必須配合性別統計所顯示的各種現象訂立性別目標。計畫尚無性別統計數字,則可以編列預算,建立計畫中的性別統計數字,也能算是通過評估,重點在於必須清楚詳列出計畫的性別目標。」

能源領域與性別的邂逅

能源領域跟「性別」有什麼關係?在1970年代,其實就可以見到能源與性別交會的身影。當時研究發現,過度伐木造成生質能源的匱乏,國際間開始禁止伐採樹木。但在開發中國家,主要承擔伐木、撿柴與烹調等家務勞動的女性,則會因此更趨弱勢。讓婦女可以享受到「農村電氣化」的成果,則是能源領域正視性別議題、邁向性別平等之始。

我國能源領域的性別平等政策,則由能源局掌舵前行。2015年能源局將「營造性別平等工作環境」納入相關企業表揚獎項,當年度節約能源績優選拔活動的評選指標就包括「兩性節能參與」,在105家參與廠商中,有16家廠商或單位有女性主管或同仁參與節能推動工作,占整體報名家數的15%;而在同年執行業界能源科技專案的40件計畫中,47家廠商有4家為女性企業主或總經理,參與經濟部業界能專計畫「104年度計畫履約與會計說明會」的46家廠商,派出超過60%的女性與會。可見能源領域的婦女參與已有一定成效,相關的就業環境也不再是女性止步,達成實質的性別平等目標。

在體制內擴大女性參與決策、發揮影響力的管道,讓弱勢性別更容易參與能源領域。能源局在能源領域研究計畫中積極培育具決策能力之女性中高階主管人員(含研究員及副研究員級),2015年副研究員級以上女性有386人,在1,382 人中占27.9%。

能源之光:從決策參與到業務面的性別主流化

除了菁英女性的培育,讓更多人接觸性別議題、培養性別意識則是性別主流化的主軸。經濟部推動性別主流化的訓練課程,2015年度能源局參訓率達82.9%。在宣傳面,能源局編制《性別主流化宣導暨推動手冊》,內容涵蓋性別平等目標、性別政策與推動策略、性別主流化運作方式、執行作法與辦理事項、性別影響評估、性別預算、性別統計等章節,藉由性別培力教材推廣並提升能源領域性別意識。能源局辦理電力工程行業專業技術人員訓練課程時,便發放1,900份納入性平宣導資料的培訓教材,增進相關從業人員的性別意識培力。未來在辦理人才培訓課程時,也將考量學員需求,調整開課時間、教材與報名方式等,並洽詢有親善婦女之課程場地,讓女性有更多動力參與。

積極推動性別主流化,讓能源局連獲第12屆與第13屆之金馨獎團體獎,並以「以創新機制帶動業務面創新做法之三『培』機制」(能源局同仁擴及委辦計畫同仁與服務對象之「全面培力」、性平專家與業務執行單位參與式討論之「專家陪伴」、訂定目標與提升性別濃度之「濃度倍增」)獲第14屆金馨獎之「性別平等創新獎」。

在新社會、新政治、新文化中,公民參與越來越重要,性別主流化不再只著重在進入決策階層的女性,從決策者、從業人員到一般能源使用者,在進行能源相關的活動、處理能源相關業務時,若能多去關注其中是否存在性別差異,是否能夠提供不同觀點的解決方法,降低能源領域的性別門檻,才是關鍵。李安妮舉了2013年「家用液化石油氣快速篩選技術研究及品質抽驗(2/2)、加油站及加氣站品質抽驗與管理」計畫的例子:「家用液化石油氣需要用重量高達15公斤重的鋼瓶進行標準檢驗,他們改變了鋼瓶的擺放方式,建置可吊掛鋼瓶的鋼架,讓力氣較弱的人也能進入檢測行業。」

邁向更加平等的未來

對於能源產業的未來發展與性別平等之努力,李安妮很有信心:「現在技術實在太進步了!3C產品的進步,可以即時、快速地傳遞大量資訊,對於縮短資訊落差、資訊不對等的狀況很有幫助。即使是長期在家、跟社會接觸較少的中高齡婦女,也可以去取得資訊、理解外面的世界。」她笑稱自己已經20年沒訂報紙,但每天從即時新聞和臉書取得的資訊,也已足夠瞭解社會動態。

談及能源領域的未來,李安妮表示:「我們應該把能源視為生活基本需求,能源人也更應該主動去發現這領域的不平等,努力加以改善。我們外星人不是來奪取佔領地球的,我們只是想告訴地球人,這塊領域還有很多寶藏,可以一起去挖掘!」


關鍵字:能源與性別,性別主流化,性別平等政策綱領,CEDAW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