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2
|採訪撰文:謝惠子
點閱人次:
3580
字型:
攝影/謝惠子
「我相信,他們雖然不過是軟弱的凡人,不及英雄的有力,但正是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這時代的總量。」―張愛玲《流言》
以纖細女身參與能源事務,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陳惠萍從關注使用者的角度與面向,開展10年「台灣人為什麼不使用太陽能」的小哉問追尋,進而希望讓所有人都能共享太陽能所帶來的「綠益」!
第一站【追尋】:台灣人為什麼不使用太陽能?
如果說,成立新創企業並打造「陽光伏特家」是陳惠萍簡化民眾參與太陽能的實踐,倒不如說她的博士論文本身就是一部關於台灣人在地使用太陽能的探究歷程。
極度關懷弱勢的陳惠萍,在碩士論文階段從事台灣身心障礙者的研究,即便後來進到台大社會學研究所就讀博士班,但是接觸到的大多仍是醫療科技與病患的使用行為。「其實我一直在關注使用者」,她認為使用者具有能動性,是可以創新、甚至帶來改變的,而這份關注也在2006年時和指導教授吳嘉苓參與永續智慧住家這個跨領域大型計畫時,產生奇妙變化,成為引領她走上能源路與「選擇」創業的種子。
陳惠萍發現,「台灣原來是生產與製造太陽能板非常厲害的國家,最強的時候甚至排名世界第2,為什麼台灣人自己不使用?」尤其台灣的日照條件又好,這個疑問像漣漪般地不斷在心中擴大,最終推促她決心走訪與瞭解國內早期使用太陽光電的家戶。
第二站【重生】:88風災、311福島核災,世紀災難下的能源築夢
「其實政府在2000年就已推動太陽光電示範補助計畫,但是實地探查2000~2009年這近10年的期間,全台只有約100個左右的家戶提出設置申請。」2009年7月8日《再生能源發展條例》通過出爐了,太陽光電發展邁入新的里程,裝置量也有顯著成長,但經過陳惠萍仔細研究發現,參與設置的人9成以上都是有資金能力的公司業主,「這個政策在我的想像中應該是可行的,為什麼沒有捲動更多的常民參與?」問號始終在心中盤旋。
不過,陳惠萍認為早期使用者的經驗與心得相當寶貴,例如當時的「電表」只有單向設計,小家庭用戶就發現:「怎麼太陽能發電越多,台電反而向他們收越多錢?」這項看似尋常的電表逆送問題經過討論研析之後,便有了雙向電表的問世,這就是典型的從日常使用經驗裡去發現障礙點,然後得到改善與解決。
然而就在2009年的8月8日,莫拉克風災重創了屏東,那時屏東縣政府發起「養水種電」計畫,讓一個完全不同的產業或地形拔地而起,竟帶來蛻變與重生:「沒想到太陽能板可以『長』在災後的土地上!」這完全翻轉了陳惠萍過去對「太陽能板都是『種』在屋頂上」的認知,「養水種電」卻讓綠能科技有機會長在廢棄魚塭上、受損的農地上、或是地層下陷之處,而且「腳長」還比一般地面型的高出許多。
「當一個科技『長高』時,在想像與適應的過程中,很多因地制宜的創新就開始出現,這就是所謂的『在地創新』。」而且這份創新沒有切斷在地人「巡田水」的日常,還晉升為太陽能板的守護者,更因此研發出各式各樣的清潔工具,充分展現太陽能科技創新與當地使用的脈絡過程中,揉合出一個屬於在地的特色。
陳惠萍笑稱自己是窮學生,當年是以科技部的人文論文獎學金做為田野調查的支撐,連續1至2年南下追蹤這則故事。她觀察到「一個好的科技發展必需要接地氣」,也就是跟當地的人際脈絡產生連結,讓資訊傳播出去,甚至是動員起來。所以從「民間參與」的角度出發,屏東縣政府帶著業者,下鄉辦了30幾場說明會,讓民眾感受政策計畫與新科技可以解決他們的疑慮與困境,同時讓災區居民瞭解為何這些土地能夠得到這麼多租金?「那是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躉售政策底下創造出來的價格。」透過實際的溝通協調,縣府將民眾填進來能源參與的拼圖中,也讓電力使用者有機會成為生產者。
於是,屏東充沛的陽光與綠能科技為災區帶來希望與重生,也成為她博士論文中的一個章節。
但是真正讓陳惠萍從「有距離的觀察使用者」轉化為「零距離的具體行動者」,是2011年的日本311福島核災事件。
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在多次到屏東的訪查中,常帶著小孩一起體會太陽能在台灣的土地上正如何發展,卻萬萬沒想到,「能源是會帶來災難的!」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災難也非隨機與均等地發生在每一個地方,所以陳惠萍舉例日本出版的《犧牲的體系》一書,傳達受災的弱勢者往往不是享受最多能源的人,「就當代而言,我們的核電廠選擇何嘗不是犧牲了那附近的居民呢?所謂的世代正義,應有選擇的彈性空間在。」
由此,她生出強烈渴望,期盼讓福島核災的小朋友看見屏東如何從嚴峻的災難中站起來重生。「可是我沒錢,必須想辦法找到奧援。」(這句話常常出現在陳惠萍的腦海中)
圖片提供/陽光伏特家
透過資料蒐集,剛好發現有個知名酒商每年固定會推出百萬元圓夢計畫徵件大賞,便迅速寫好「福島核災兒童台灣陽光行」計畫書投遞出去,結果落選了。「這卻是我第一次覺得落選沒關係,勇氣支撐著我前行。因為想做,會讓人變得更勇敢。」
她開始逢人就提出這個想法,並在此時接觸到主婦聯盟,雖然彼此都很「窮」,但會互相推介串聯,想辦法找到支持單位。幾個月後,如願找到前僑務委員會張富美委員長慷慨捐贈與支持,完成招待16位福島兒童來台參訪屏東的陽光之旅。「這是我人生夢想啟程的轉捩點,原來當你真心想要做一件好事時,全宇宙都會幫你!」
第三站【選擇創業】: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
踏著陽光前行繼續論文的訪談研究,陳惠萍在一次研討會的場合中遇到「陽光屋頂百萬座推動計畫辦公室」的夥伴,她積極上前關切如何對民眾進行推廣太陽能一事,這一問讓她受邀成為計畫辦公室的一員,還意外催生了「陽光開講」(http://pvtth.org.tw/)活動辦法。「只要你家客廳可以容納15個人,我們就免費送講師到你家!」她直呼這是一份難得的幸運,除了自己的理念規劃得以實踐,還能連結地方專家以民眾熟悉的語言,將艱澀的太陽光電政策轉譯傳遞出去,達到親民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陽光伏特家群募平台下的「綠能公益」模式,也是在此時期醞釀成形。緣起於在工研院的一項福祉計畫提案中,她開始提問綠能發展除了帶動更多常民參與之外,關於蓋太陽能電廠可以獲益的部分,能否結合公益一起進行?
雖然當下該案因工研院的組織型態不便進行公開募款而擱置,但這個念頭已在她心中萌芽。在日後博士論文口試結束後的飯局上,她藉機又向在座教授們提起時,這個概念讓其中一位口試委員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教授聽見了,並在幾個月後找她討論並鼓勵她可以嘗試看看。
其實,這段時間中朋友就不斷建議她「開公司」,「可是開公司的事讓我感到焦慮,這不曾是我人生的『選擇』之一。」但若是申請夢想計畫獎勵金,也僅只是一次性的贊助行為,很難讓公益理念持續運作下去,「開公司」或許真的可行。輾轉反側之餘,剛好信箱裡寄來台大創業基金的競賽消息,內容規定必須寫出「商業模式」,可是商業模式是什麼她不懂,所以送出去競選的提案自然是落敗了,也激起了她想要瞭解企業型態的好奇心。
在瞭解現行的企業型態之後,陳惠萍開始構思:如何透過一種兼具理念、同時自給自足的商業模式來展開行動。因此跨越創業的心理障礙後,她就先為自己的公司取名為:綠點,因為她覺得「不管是任何東西的連結或擴散,都是由一個『點』開始的。」
就這樣,關鍵性的一天終於來到。
陳惠萍永遠記得這一天,在業界朋友的引薦下,在台大後門咖啡館與合夥人馮嘯儒相會,「當天我們就決定好一起開公司!」她笑稱彼此都是準備好的人,然後「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
這一年是2015年,博士學位拿到了,同年7月,聚焦於新能源領域的「綠點能創公司」亦誕生了。他們的共同目標就是打造台灣第1個綠能群眾集資平台,促進全民參與能源轉型。
圖片提供/陽光伏特家
第四站【種福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得更多
「群眾募資平台」是陳惠萍走訪太陽能使用者的過程中,梳理出能夠降低常民參與門檻、共享綠電獲益的模式。
陽光伏特家共推出「綠能公益」及「綠益共享」兩種模式,前者結合企業社會責任與大眾捐款力量,為弱勢團體籌建太陽光電系統,將愛心放大持續20年;後者則是將群眾集資的參與單位分割至「1片太陽能板」,讓大家輕輕鬆鬆就能成為太陽能電廠的投資合夥人。(請參閱:群募‧公益‧共享─「全民電廠」發電記)
圖片提供/陽光伏特家
桃園國際兒童村是「綠能公益」起跑的第一棒,在37筆小額捐款下,以35萬元完成5kW太陽光電系統建置,其中有位參與捐款的醫生與之分享:福島核災後,希望未來孩子不要生活在核災輻射的風險裡,他說「捐錢其實是最小的事」,但這對團隊而言卻是非常重要支持。因為這群捐款人,讓她驗證了民間是存在力量的,只需有人召喚與統整起來一起行動。
第二棒是屏東縣政府要成立「綠能專案推動辦公室」時,與之媒合成案的「光照公益」活動:由縣府帶頭捐好、捐滿,聯合在地太陽能系統業者幫忙屏東勝利之家身障機構建置6kW太陽光電系統。
圖片提供/陽光伏特家
有了這兩案帶路,陽光伏特家開始被看見,2017年7月,第一個與大型企業台灣大哥大合作的「種福電」計畫啟動:守護屏東福慧大同之家成案。在設置容量有了跳躍的成長,躍升為100kW,對此陳惠萍感恩地說,「有了企業的力量,可以讓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得更多!」
至於「台南擔仔一號」綠益共享專案,則稱得上是全民綠電革命的開端,不僅為全台首件以民眾群募的方式打造出的「全民電廠」,更重新串起綠能科技與社會的正向互惠連結,意義深遠。目前陽光伏特家已完成33座以上的太陽能電廠,裝置容量超過2MW。
圖片提供/陽光伏特家
「其實在推動的過程中,我們不只是募資、蓋電廠,同時也在做能源倡議,並導入能源教育。」過去他們已經舉辦過多場能源教育活動,包括兒童村太陽能小車DIY、勝利之家環境繪本伴共讀,今年(2018)更將規劃推出東非坦尚尼亞小學獨立型太陽光電系統籌募案,預計發動每人小額捐款或尋求一個班級認捐,並邀請小學生附上親筆寫字或繪畫的明信片,傳遞這份愛,同時連結一堂氣候變遷的課程,希望讓台灣兒童明白我們日常便利的用電,竟是地球另一端孩童們的奢侈想望。
下一站【台灣能】:太陽能,能不能?常民參與當然能!
目前參與能源轉型白皮書制定並擔任電力組民間主持人的陳惠萍,坦言自己因為研究與創業的關係,對於太陽能及公民電廠議題較為熟悉,關於其他一切還在學習的路上,卻也欣喜看到民眾的綠色動能正被帶起來,深切期盼屬於台灣的「能源轉型」之路能夠凝聚出共識,且發揮出「我」在能源其中的角色跟力量。
即便父親曾唸叨她「女孩子讀那麼多書幹什麼?」但來自家庭溫暖的助力永遠最豐厚,這樣的她,不曾感覺身為女性在涉入能源議題時有何困難,反而認為「能源是家裡最重要的小事,」因為婆婆媽媽往往是家裡繳付電費的那個人,也是社區鄰里中熱心於大小事的奔走者,套句吳嘉苓指導教授曾說過的話:歐巴桑救台灣。陳惠萍衷心認為,再生能源喚起了「我可以為我想要的能源未來做出選擇,因為我們都是使用者,不分性別。」唯有透過全民參與,才能帶來更多的改變與可能性。
圖片提供/陽光伏特家
關鍵字:常民參與、太陽能、群眾募資、陽光伏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