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17
|採訪撰文:鍾嘉雯
點閱人次:
2356
字型:
圖片提供/台灣經濟研究院
離岸風電正蓄勢待發!從現在到2025年,台灣近海將陸續豎起一排排的離岸風力機,襄助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20%的目標。
不過,我們不只要「電」,更要讓離岸風電產業、人才和技術能夠深植台灣,「塔架」技術將是離岸風電國產化的第一步!
台灣的離岸風場已開始起步,離岸風力機零組件的國產化,也是整體離岸風電產業發展的重點項目。不過,台灣目前的離岸風電產業如何從無到有?要從哪一項開始發展在地的離岸風電產業?
離岸風力機基本上可以分為機艙、輪軸、葉片、塔架、平台及水下基礎結構等組件,其實,關鍵的組件「塔架」已經是國內具備穩定基礎的產業技術。經濟部工業局調查,世紀鋼、銘榮元、剛健等業者都有相關或類似產品的生產線,中鋼機械則有陸域風機塔架的實績,從2004年以來長期和全球市佔率前10大中的GE、Vestas、Enercon、Gamesa等供應商合作。國內的陸域風機塔架技術,可以說已經達到國際的水準。
不過離岸風力機塔架不論在承載重量和外在環境上,都會遭遇比陸域風機塔架更嚴苛的考驗。陸域風力機裝置容量2~3MW,離岸風力機單機裝置容量都在2、3倍以上(4MW到8、9MW),塔架直徑可以達到6.5公尺,至少350公噸重!在外部環境方面,台灣風力發電產業協會理事長許文都指出,台灣有颱風、地震等天災,溫濕度與鹽分也高於歐洲,對鋼板的強度和厚度要求更為嚴格;另外,海上的大氣和海水侵蝕容易腐蝕塔架,防蝕、電焊技術方面的條件也很高。
為符合離岸風力機的高規格條件,中鋼開發厚度達50~115mm的超高強度厚板,如「S355NL」、「S355ML」、「S420ML」、「S460ML」等,具優異的銲接性與低溫韌性,可以同時適用於陸上、海洋風力塔架、水下基礎設備等結構使用。而因為海上環境及氣象條件較為嚴苛,因此風場運維成本相當高,但做為大型發電設備,風力機組的使用壽命至少都要有20年。
2021年,塔架將是首批國產化的離岸風電產業之一,會一步步帶起後續的電力設施、海事工程及各種風機關鍵零組件的在地化,預計將提供2萬個就業機會,和新臺幣9,625億元的投資額!
圖片提供/中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