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拉勞蘭的綠能小米工坊,在台東

2019/09/20 |採訪撰文:Eric楊(特約撰稿人) 點閱人次: 879

字型:


台東拉勞蘭小米工坊,不僅提供在地美食,更使用太陽能發電提供自給自足的電力
圖片提供/Eric楊

看新年第一道曙光,
享受太陽能生產的在地美食!


台東太麻里給人的第一形象,便是來此追逐新年的第一道曙光,然而,位於太麻里的拉勞蘭部落,藉由農作復育結合太陽能科技,讓人看見部落在推動綠能上的強烈企圖心。


利用太陽能 增加農產品牌價值

從台東市一路往南,進入太麻里市區不久,即能見到牆面上斗大的小米和紅藜以及百步蛇陶壺塗繪意象,這裡就是排灣族的拉勞蘭部落!

部落入口處,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小米工坊,工坊採用在地的小米和紅藜,這在拉勞蘭部落是曾經一度失傳的農作物,在戴明雄牧師的復育下,讓部落重新充滿紅藜與小米的生機。而餐廳內隨處可見的原住民代表性農作物與竹製裝置,一道道取自在地食材的原民美食,看得出經營團隊期盼提供給遊客部落最真實的生活體驗。

這間餐廳也是部落發展綠能的起點。餐廳內所提供部分食材、原料處理的加工地點──「小米工坊」所使用的電力,就是透過自建太陽能板所擷取的電力。由於太陽能板不佔空間(安裝在屋頂上),加上太麻里充足的日照,讓部落得以使用太陽光電,創造最大的農業效益。

戴明雄表示,利用太陽能發電讓脫穀機和包裝機運轉,除了有效節省工坊的營運成本,也能讓販售的紅藜和小米在綠能加持下,增加商品的品牌價值,促使消費者能藉由購買綠能農產,帶動綠能消費商品的市場認同度。

拉勞蘭部落的農作物結合太陽能板發電
圖片提供/Eric楊

與自然共存 綠能注入部落永續發展的力量

推動部落自建太陽能板的主要推動人戴明雄牧師,早在十多年前便想像如何讓部落能夠自有能源,然而在缺乏人力與資源之下,始終無法執行。2016年尼伯特颱風重創台東後,有感於大自然的反撲力量,戴明雄便真正下決心要讓這股摧毀性的力量,轉變成讓部落永續發展的力量,因此他開始實際投入部落自建太陽能板計畫。

他們先從自己團隊經營的小米工坊開始搭設太陽能板,實際成果證明,太陽能的發電量足以提供工坊所需的所有電力,這讓戴明雄更有信心讓更多族人一起共同參與計畫,下一步,便是進一步鼓勵部落家庭在屋頂裝置太陽能板。部落公民電廠正是下一個藍圖。

由於多餘電力可透過具蓄電功能的裝置進行儲電,戴明雄期望,未來若是部落居民都能參與,便可形成部落公民電廠,提供部落額外的公用電力需求。目前以一塊太陽能板大約半坪大小的尺寸計算,約10片即有產生3,000瓦電力的能力,在台東平均每天可產生約10度電,台東一年的日照時數約為1,500小時,安裝太陽能板足以提供每日家庭一般用電需求。

拉勞蘭部落的太陽能與農業的實踐運動,不但讓一向講求與自然共存的部落文化有新的詮釋意義外,也看到再生能源運用在社區發展上正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關鍵字:再生能源,農業,原民,太陽能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