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8
|撰文:劉品慈(特約撰稿人)
點閱人次:
2347
字型:
圖片提供/台電公司
人類用電不過百餘年,這一百多年之間,從工業的發展與新能源的使用,世界開展關鍵性的變化。台灣跟上國際的腳步並不晚,從第一口油井、第一座煤礦到第一盞電燈,都是走在亞洲的前端,前人一步一腳印的踏實,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一條橫貫中央山脈的供電命脈:「舊東西輸電線」,
標高達海拔3,000公尺,是1950年代東亞最高的輸電線路!
1950年代 東電西送啟動西部工業發展
在1950年戰後百廢待舉的時代,東部因為豐沛的水力發電而扮演著重要的能源供應角色,「東電西送」成為穩定戰後重建與工業發展的關鍵。「舊東西輸電線」為戰後第一條橫跨中央山脈的供電命脈,在1950年正式動工,標高達海拔3,000公尺,是1950年代東亞最高的輸電線路;電塔高聳在群山中,風光格外壯麗。
今天的台灣電力佈局若以中央山脈東西向來區分,西部地區包括了大潭、台中、大林等大型火力發電廠,同時還有3座核能電廠。但時光倒轉80年,日治時期係以東部和西部的水力發電為主,東部山高壑深,河川落差大,擁有極佳水力發電條件,當時日人在東部建設了許多水力電廠,包括花蓮的「砂婆礑第一發電所」,以及清水、銅門、初音、立霧等水力發電廠,除供應當地煉鋁所需之外,還尚有餘電可輸給其他地區使用,在二戰結束前,東部已有10座水力發電廠。
而正在復興的西部工業需要穩定且豐沛的電力來源;此時東部的水力發電就扮演重要角色,成為西部工業的「發動機」,橫越東西的輸配電基礎建設因此亟須完成。當初規劃時曾有兩組方案,第一是花蓮連接宜蘭、蘇澳至八堵變電所的北上弧線,路徑長;第二則是橫越中央山脈工程,路徑較短。台電在勘察後決定選擇第二方案,「舊東西線」規劃於焉成形。
台電公司之選擇難度高的橫貫中央山脈方案,是立基於前人開發基礎。在日治時期,為快速調動兵力「理蕃」,1917年日人決定在東西部之間開通「能高越嶺」作為警備道路,耗費龐大人力。路線自南投霧社起、至花蓮銅門止,橫貫中央山脈,東西兩端長達80公里,中間有十餘公里是鑿壁而過,難度不可謂不大。日人除開通可運輸的道路外,更在沿路設置16個駐在所,沿線進行線路管理與保修。
「舊東西輸電線計畫」就是以「能高越嶺」為基礎,在沿線佈建電塔,西起南投萬大電廠、東至花蓮銅門電廠。台電公司定案後爭取美援,以40萬美元經費打下基礎,並由美國懷特公司與台電公司工程處專業人員合作,共同規劃、定線及施工。
當時道路看似已有基礎,但二戰期間缺乏維護,修復損壞道路便需時不少;除此之外,在高山上搭建電塔絕非易事,舊東西線最高點能高山鞍部高達海拔2,820公尺,已是人體高山症反應的高度,更遑論施作工程之難度。儘管如此,台電公司仍於1950年開工,在東西兩段同時作業下,1951年完成乙線、1953年完成甲線,不但重建多達70餘座木造橋樑,更利用日人遺留之駐在所改設為保線所。從此具有軍事與殖民意義的能高越嶺搖身一變,成為台電保線巡修的重要道路。
線路暢通的功臣:保線員
線路落成,維護功能的重擔就落在保線員身上。這條1950年代東亞最高輸電線路,保線工作艱難也超乎想像;不但需跋山涉水,還得一天內負重登山2、30公里。《台電月刊》曾採訪花東供電區營運處花蓮分隊技術員劉世鉦,他形容舊東西線保線之辛苦:「每次上山,糧食都要自己背,2、30公斤很正常,有時候連同裝備、器材,最重時還背過4、50公斤。」
除跋涉辛苦,高山嚴峻的自然環境,也成為保線員健康與安全一大挑戰。花東供電區營運處花蓮分隊技術員邢永興,就曾描述一段親身經歷的驚險故事,他回憶2005年某天前往檜林保線所,原以為僅是些許積雪的天氣,轉眼間卻大雪掩路;他一時無法分辨方向,在雪地樹林內迷失將近三個鐘頭。好在與他同行的巡線員回頭尋找,才找到接近失溫的他,情境猶如生死繫於一線間。
舊東西線作為台灣電力橫貫的樞紐,點亮被山嶺隔絕之處近40多年,直到1998年台電公司完成被稱作「新東西線」的第二條跨越中央山脈輸電線,才退居幕後。新東西線自南投明潭發電廠至花蓮鳳林超高壓變電所,為345kV的共架線路。舊東西線雖功成身退,仍在多年間扮演重要備用角色。直到2016年舊東西線才正式不再送電,兩端解除併聯並撤銷保線所;這樁山嶺間的傳奇電力故事,至此落幕。
關鍵字:輸電線,電力建設,保線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