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漸進的改變——燃料與車輛的新發展

2003/01/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631

字型:


▓撰文:文振廉

全台灣每年的汽車銷售市場約有50萬輛,各型車輛總數達到1,700萬輛左右,在這些數字背後所衍生出交通、能源、環保等各方面的問題,值得大眾正視。

對於現代生活來說,汽車是一項方便的工具,雖然伴隨著負面的環境污染、耗能等因素,但與日常生活仍是密切相關;而在經濟的進步發展後,國內消費能力增加,汽車由「奢侈財」的定位逐漸走向一般性商品,又因為其自主、獨立的使用特性,故很難去限制汽車的數量。在國內,有關單位亦曾提出「買車須備停車位」、「車輛總量管制」等方案,希望能夠節制汽車的成長,但受限於公平性等各方因素,評估後均無實施。

雖然難以降低車輛的數量,但國內對於車輛廢氣排放、油耗標準等方面,均採用世界上屬於一級的嚴格標準規定,希望能抑制車輛帶來的污染與降低能源消耗。其實,由車輛所衍生的問題,其結構非常複雜,在先進國家中,也很難達到兩全其美的境界。

市場相當程度的限制發展 其中主要的重點在於,汽車市場以及使用環境已臻成熟,難以有大幅度的變化。大眾已經習慣開車加油的方式,既有的市場以及相關服務完備,且提供大部份消費者滿意的服務;對於燃油費用,由於涉及經濟發展與民生市場甚廣,以油價來限制車輛使用的模式,相對的困難度很高。

而對於可以改善車輛耗能、污染等負面影響的新汽車科技,在目前仍處於無法與傳統內燃機車輛抗衡的局面。如電動汽車,受限於電池容量與續航力,且欠缺周邊充電站等設施,無法提供完善的服務,消費者的接受意願自然低落;另一方面,汽車廠商在看不到市場前景,又無法扭轉整體用車環境的情況下,自然只能將電動車束之高閣。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革命性的汽車科技出現,造就出不使用汽油、不排放廢氣的車輛,那麼今日汽車產業以及周邊的所有業者,均會受到嚴重的衝擊。舉例來說,加油站、維修保養業均將面臨改朝換代的局面。在沒有一個夠大的理想願景,以及對未來有充足的獲利保證下,驟然改變市場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兩種不同的思考方向

這樣的困難可說是產品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同時也不能兼顧現實狀況。面對此情勢,汽車產業並未放棄,而是在各自的領域中,希望研發出能夠改善內燃機缺點,同時得到消費者認同與兼顧使用環境的車種。

其中,混合動力(Hybrid)車與雙燃料(Dual Fuel)車,就是世界各大車廠專注研發,並希望能夠達成「世代交替」的主力。混合動力車通常是以電力與汽油兩種動力單元為主,以汽油引擎用於高速公路、郊區等燃油效率較佳、廢氣排放較少的地方,在運轉的同時尚可發電,儲入電池之中,待進入市區後,即切換至以電動馬達驅動的方式,不排放廢氣、沒有噪音,以適合都會的需求。目前,混合動力車已經在美國等地上市,但其銷售仍待觀察。

雙燃料車則是有兩種燃料系統,以兩種燃料推動一具動力單元,比較常見的例子就是汽油與液化石油氣(LPG)的交互使用。在使用天然氣時,車輛的排氣更潔淨,同時燃料售價低(僅約汽油的40%),但其引擎的輸出力道會較汽油約低10%左右;如果一時無法尋找到LPG加氣站,一樣可如傳統車輛般使用汽油,功能上絲毫不會受到影響。

燃料電池的使用深具潛力

另外,燃料電池(Fuel Cell)車輛也被某些廠家寄予厚望,希望能夠徹底突破電動車原有電池笨重、充電時間長、續航力不足的缺點。燃料電池並不是像一般電池般「儲能」的單元,而是類似一個小型的發電廠,其主要的燃料是氫氣,產生電力後推動車輛,不會有任何的污染,排放也僅有水而已,是最乾淨環保的車輛。

然而對於氫氣的取得,在世界各車廠卻有不一樣的看法。歐洲著名的車廠如BMW等,採用高壓氫氣的儲存方式,供給車輛動力,但是如此一來,必須在各處廣設「加氫站」,車輛方能運行無礙;美國GM車廠則在車輛中添加汽油或液化石油氣,再以這些化石燃料裂解出氫,用以推動燃料電池,進而運轉車輛,如此車輛仍須使用汽油,只是不再「燃燒」,是比較符合現行市場以及用車習慣的方式。

一步一腳印穩健走向改變

上面簡述了三種車輛的發展方向,以大略的方式劃分,雙燃料車種可說是最符合今日使用環境的車種,但是對於能源消耗並沒有太大的幫助;混合動力車技術層次較高,可為電動車開展新方向,但仍然必須使用化石能源;燃料電池車的好處多多,但是技術層次高,售價能否為市場接受,周邊相關的配合能否整合,仍待觀察。

目前國內已有台塑汽車推出雙燃料車種,對於消費者來說,如果使用LPG,將能有效節省燃料費用,同時改善空氣污染問題。在現階段的環境下,如果各大車廠都能跟進,以雙燃料車為跳板,那麼汽車產業將會進入一個新的紀元,民眾也能享受更乾淨的空氣。(本文作者為產業保險研究人員)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