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4/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844
字型:
■整輯:謝惠子
50年代初期,煤礦曾佔我國能源供應比例達60%以上,並帶動台灣經濟奇蹟;而今,走在清煙細雨翦翦寒風中,十分站鐵道顯得格外淒冷靜寂,像是黃昏煤業最終曲的兩條絲絃,無言肅穆的憑弔過往繁華。
台灣的煤事最早記載於史誌之中的,應為康熙56年(1717)周鍾宣所撰方諸羅縣志卷十物產志中貨之屬「煤炭項」上:「灰黑,氣味如硝磺。可以代薪,焰甚烈,北方用之多。出雞籠八尺門諸山,傳荷蘭駐雞籠時,煉鐵皆用此」等語。由此可約略得知,台灣煤田的分佈大都以基隆為中心,由北端濱海的金包里(金山)、澳底延伸約120公里,再向西南西延長至苗栗、嘉義一帶;至於煤的使用則可追溯於十三行遺址、約1,100年前凱達格蘭文化期以煤煉鐵的事跡。
過往煙塵,細說從頭
其後西班牙、荷蘭佔據台灣,亦時有零星的採煤活動,直至1684年入清之後,採礦仍屬私禁行為。直到1870年,清廷開放台灣煤禁,並於1874年引進新式採礦設備,又於1876年開辦八斗子官礦(直井,又稱清國井),至此台灣始有真正的採礦事業。事實上,隨著1840年後西方國家航海技術突破與蒸汽機的發明,供應煤水燃料之補給基地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台灣自無例外。當時海權列強或參與煤礦探勘,或企圖奪取已採或未採地區之煤礦權,故八斗子官礦終因清廷恐懼其成為戰略物資,而於中法戰爭時被當局引水覆沒,再也無法復井。
接著進入日治時代,日本人開始大規模經營基隆河流域的各個煤礦,並組成基隆炭礦株式會社,同時本土企業也陸續加入,所以基隆河流域煤礦事業在20世紀初期,方始邁入企業經營和機械開採階段。
<插入表1>
鐵道的春天,崛起與殞落
台灣煤礦的開發係從基隆地區開始,再擴及瑞芳地區,當時「台陽礦業株式會社」與「基隆炭礦株式會社」兩大礦業會社,所產之煤量即佔台煤的50%以上。台煤開發以平溪鄉礦業發展最為特殊,因為平溪煤礦業的春天是隨著鐵道的完成而開展。當初顏氏家族為解決開採石底煤礦之運輸問題,投下鉅資開闢平溪鐵路,由三貂嶺至菁桐坑路線;1929年由台灣總督府收購改為官營,並設立四個車站於菁桐坑、石底、嶺腳寮及十分寮等地。台灣煤礦博物館王武雄先生即表示,平溪線鐵道之興築促進山區聚落之發展,並成為當地居民民生日常輸出及煤礦礦產輸出之重要臍帶。
爾後,煤礦業共經歷幾個重要轉變期程:民國34~42年,政府接收日治時代之官礦,煤年產量80萬噸;35年時,公、民營礦坑達194處,產量超過100萬噸;38年政府遷台,經歷枯水期增加燃煤火力發電;41年產量達200萬噸。43年,政府實施經建計劃,煤使用量急遽增加。50年產量達400萬噸;55年,政府為減低煤礦污染,並符合國際化的能源需求,實施低油價政策,加以原油進口逐年遞增,因之煤礦開始沒落;62~66年,維持年產量300萬噸。63年,礦務局進口50萬噸煤以應付煤荒;65年,政府開放大用戶(月用量3,000噸以上)購買進口煤;73年,三次煤礦大災變致使煤業更加式微;75~83年,政府輔導礦工轉業達13,732人;85年僅剩七座礦場,年產17萬噸;89年,台灣為加入WTO做準備,煤礦於年底全部停採,正式走入歷史。
以新平溪煤礦為例,其煤質屬本層煤(台灣煤),礦區面積達553公頃,煤藏量約361萬噸。從54年開礦至86年,共開採117萬噸煤;其中以61年最為興盛,年產量達9.5萬噸,礦工高達500多位,為當時台灣第六大生產單位。王副館長指出,台灣煤藏量約3~4億噸,至85年約開採1億8千萬噸左右,雖仍具無窮開發潛力,但仍不敵進口煤價格之低廉,新平溪煤礦亦於86年停採,成為平溪鄉最後一個煤礦場。望著紀錄影片裡一點一點由漆黑礦坑中走出的幽微礦燈螢火,彷彿早已預言煤礦開採業之最終章,注定凋落成昨日黃花、歷史一頁。(感謝台灣煤礦博物館王武雄先生提供參考資料)
台灣煤礦博物館
館主龔詠滄先生為維護台灣煤礦業相關文物器具,期使煤礦文化能夠永續流傳,成為鄉土教育,特意成立台灣煤礦博物館。館內除了各式礦車與運煤鐵道外,各種相關採礦工具一應俱全,更搭建新平溪煤礦模擬坑道,供遊客體驗原始開採情境。此外,重整軌距不到50公分的1.2公里運煤軌道,以供被日本人暱稱為「獨眼小僧」之運煤台車載客行走,觀賞過往運煤鐵道沿途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