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由大象生態省思能源使用——環境限制下的覺醒與行動

2004/01/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876

字型:


▓撰文:陳 芃

為什麼台灣沒有大象?為什麼大象無法生存在島嶼之上,僅出現在亞洲與非洲大陸?

答案很簡單,因為生存環境的限制。體型小一點的亞洲象,有著3公噸的體重,一天得吃掉100公斤的食物;體型更大的非洲象,體重可達到6公噸,每天的進食量能超過200公斤。而無論是亞洲象還是非洲象,為了找尋足夠的食物,一天活動的距離可長達50公里!如果大象族群生長在島嶼之上,不但無法餵飽自身,其他草食性動物尚因為大象的排擠,恐怕也得全部賠上生命,造成整個食物鏈崩潰,面臨空前的生態浩劫。

大象悠遊於大陸之中,以旅行填飽生命必須,走過後,植物仍會再長,生生不滅;而人類主要使用的化石能源,卻不具有循環再生的性質。如果把地球比擬為一個島嶼,能源是我們珍貴的必需品,那麼我們是否能見容有如大象食量般的能源消耗模式,在這個存量有限的環境中橫行?

人類以挑戰生存環境的制約而自豪。走過數千年歷史,我們克服食物、疾病、安全等各方面的難題,終至能主導整個地球的運作;今日,人類仍然面臨生存環境的限制,這一次的挑戰題目換成能源,而其嚴重性更勝於以往。

早在19世紀末,已經有學者大聲疾呼化石能源的可貴性,認為每多浪費一分煤炭,人類的未來就減損一分可能。這樣的說法在當時顯然沒有受到重視,直到現在,節約能源對於生存發展的意義,仍然難以被大眾真正的認識與瞭解。

大象的食物吃完會再新生,但可以循環利用的再生能源,卻遠無法供應今日的能源需求量,人類正在坐吃山空之中。不想成為生活在島嶼上的大象,那麼,我們能降低自己的能源消耗,留下一些時間培育新而能生生不絕的能源嗎?為了永續的生存,節約能源是一條必經的道路,覺醒與行動永遠不會嫌晚!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