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739
字型:
▓撰文:陳 芃
桃園,昔日以桃花遍地得名,石門水庫更是寶島出名的景點;今日的桃園,中正國際機場成為台灣主要國際門戶,桃花雖不復在,但是優越的地理位置與方便的交通建設,使得桃園縣成為北部最重要的工商業都會區。
桃園縣位於台灣西北部,北接台北縣,南鄰新竹縣,濱海背山,其間則是著名的台地地形。台地原為河川沖積的平原,後經造山運動而隆起;這些高度在250~300公尺的台地,約佔整個桃園縣面積的一半。直至清朝初期前,桃園的開發受限於地形與交通,並未有大規模的開發;在清廷、日本殖民政府漸次完成灌溉渠道,水利勃興帶來農業契機,後經日人階段性移民、打造樣板城市的工作持續之下,桃園縣的開發遂逐漸加速前進。
今日的桃園縣,在1,22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著182萬的居民,是台灣第三大人口聚集的地區,人口數比高雄市還多;人口平均密度方面,除都會區之外,桃園縣居台灣所有縣分的首位,達到每平方公里1,492人。除此之外,靠近大台北地區邊緣,加上中正機場等重大交通建設,使得桃園縣的工商非常發達,已由昔日的農業風情,搖身一變成為全國的工商重鎮,亦使得桃園縣的能源情勢,成為國內備受矚目的焦點。
第一用電大戶
由歷史文獻來看,桃園的開發似乎較許多縣市來得晚,但是其突飛猛進的速率,卻是數一數二的驚人,只要從電力的消費就可略窺一二。近年來,桃園縣的電力消費量盤據全國第一,也是台電公司電費營收最高的地區,以2003年來說,桃園地區整年消耗電力220億度,佔全國電力消費的13.8%;如果與本島電力消費最少的台東縣比較,桃園縣一年的電力消費量可供台東使用25年左右。
觀察桃園的電力消費結構,工業用電約佔80%以上,由此可見桃園縣繁盛的產業,早已取代台地上縱橫阡陌的農業。北接大台北生活圈、南有著名的新竹科學園區,桃園縣自然成為周邊產業發展的最佳腹地。此外,中正國際機場是國家門戶,11萬架次、117萬公噸的貨運量、接近2,000萬人次的旅客,使得桃園縣成為台灣最大、最具代表性的「航空城」,當然,機場的各項設施也是電力消費的大戶之一。
天然氣與電的交會
雖然電力消費量大,但是桃園縣原來並沒有發電廠的設置。政府開放第一階段民營電廠後,長生電力在桃園海湖拔得頭籌,興建裝置容量90萬瓩的電廠,分別於2000及2001年商轉,是桃園縣第一座電廠;其後,民營的國光電力亦在龜山興建48萬瓩的複循環燃氣機組,亦已於2003年完工商轉。除民營電廠發光發熱外,北部最大的大潭電廠,亦於桃園積極興建中,預期將能有效平衡北部長期供需失衡的電力。
目前桃園縣境內的長生、國光電廠,以及興建中的大潭電廠,均採用天然氣為燃料,這是一個特點,而這也使對於天然氣的供應格外受到重視。為確保供氣無虞,中油公司目前由兩條陸路管線供氣,加上正規劃興建的海底管線,未來將以三迴路的概念供應這三座電廠的天然氣需求。
此外,桃園縣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電力設施——龍潭超高壓變電所。台灣本島共有三條345kV超高壓輸電線路,將中南部所發的電力送向北部,而這三條線路在龍潭超高壓變電所交會,再分別送向桃園縣、台北縣、台北市等地,可說是北台灣電力的咽喉要塞。
北台灣油品重鎮
除了電力外,桃園縣亦是北部唯一有煉油工業的縣市。中油公司桃園煉油廠在1977年正式生產,成為北部油料供應的中心。桃園煉油廠設有兩套海上卸油設備,並在濱海處設有巨型油槽以及罐裝場,配合周邊的桃園油庫與四通八達的管路,形成北部的石油產業核心。
由於中正國際機場的大量需求,桃園煉油廠的主要產品亦包括航空燃油。在油品自由化後,台塑石化亦在桃園設置儲運站,除供應一般油品之外,航空燃油的油管也延伸至中正機場內,與中油公司形成競爭的態勢。
在本土兩大石油業者的重兵囤駐下,本區油品供應便捷,加上民間業者看好當地發展,桃園縣的加油站數量也居全國第一,根據最新的統計,桃園縣開業的加油站已達到260家之譜,是北部油品通路市場的超級戰區。
綠色產業亦在成長
工商發達的同時,桃園縣仍然保有眾多地方特色,包括馳名的大溪老街、慈湖與頭寮兩處先總統的陵寢、雄偉的石門水庫、北橫沿線的神木與溫泉,以及濱海的竹圍、永安等觀光漁港。近來,蓮花季更是每年夏季的地方盛事,配合周邊眾多的景點,觀光也成為桃園縣的另一項產業代表。
在大台北都會區的擴散以及高科技產業的紛紛進駐下,加上北區電力、天然氣、油品等能源設施均以桃園縣為中心,使得這個本以農業見長的縣分,短時間內加足馬力,成為國內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大縣。在享受桃園的山光水色之時,大家不妨也由產業與能源的角度切入,看看地方的興起與改變,亦會是一個有趣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