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856
字型:
▓撰文:陳 芃
在台灣三大生活圈中,中部扮演著連接南北的角色;而在中部生活圈中,台中縣則擔任著國際門戶與能源供應的重任。走進台中縣,除多元的人文風土之外,諸多的「能源第一」,卻可能是讀友們未曾注意的特色。
位於台灣西岸中間位置的台中縣,呈現東西走向的狹長型態,在2,051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中,有著152萬住民,是人口數僅次於桃園縣的大縣。台中縣是台灣中部都會區的主要組成之一,雖然每平方公里741人的人口密度看來並不是那麼樣的密集,但是扣除東部中央山脈、雪山山脈佔去的面積,在台中縣西部台中盆地的地區,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都會區。
西部面向大海、東部緊鄰高山,造就出台中縣在能源方面的獨特景貌。台中縣是全台最大的煤炭進口與轉送地,也是我國水力發電的重鎮;而自日據時代開始的能源開發工作,更為台中縣打下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十大建設帶動中部發展
談到台中縣的能源,就不能不提位於梧棲鎮的台中港。民國50年代,我國積極推動經濟建設,貨物進出口急遽增加,導致北部的基隆、南部的高雄兩港容量逐漸不足,於是政府決定開闢台中港,並列入十大建設之中,以減輕基、高兩港的負荷,同時為中部地區提供一個出入門戶,促進地區經濟、人口的平衡發展。
今日,台中港已成為中部重鎮。對於能源來說,台中港是全台灣最大的煤炭進口港,國內約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燃料煤,在台中港抵達國門,這也使得台中港的卸煤碼頭,成為國內使用率最高、最忙碌的碼頭之一。這些燃料煤,多數為台中電廠所用,另外,尚必須支應北部的林口、深澳兩座火力電廠的用煤。
此外,台中港也是中部地區的油品集中地。中油公司的環島管線,在中部是以台中港油庫為核心,連結南北的發展。另一方面,台中港亦有各式儲槽可供油品進口,例如曾短暫加入國內油品戰局的台灣埃索公司,即是以台中港儲槽為基地,進而在中部發展業務。
全台第一大電廠
台中港的天然環境與港埠水深,並未比高雄港出色,為何卻可獨佔全台煤炭進口第一的地位?這就得從供需面來看。位於台中縣龍井鄉的台中火力電廠,是全台灣裝置容量最大的電廠,也是中部最主要的電廠,目前有八部55萬瓩的燃煤機組,另有兩部共110萬瓩的機組已興建完成,預計年底即可加入供電系統。
台中電廠在規劃階段時,即已考慮對燃煤的大量需求,因而落腳在台中港區附近,利用專用碼頭卸煤,以輸送帶送進電廠內儲存及發電。台中電廠內設的台中煤場,亦為全國第一大煤炭儲存基地,最多可儲存240萬噸的煤炭,幾乎可達到全國煤炭儲存容量的40%。
回顧台中電廠的歷史背景,在民國70年代,國內電源開發一度吃緊,台中電廠在75年時核准興建,79年機組就已經開始發電,有效紓緩國內電力不足的壓力,是當代最重要的電力建設。另一方面,電廠建立在台中港航道疏浚沙土所填成的海埔新生地之上,同時亦是國內第一個經環境影響評估審核通過後才興建的電廠。
水力發電的重鎮
除火力電廠外,台中縣尚有國內最主要的水力發電基地——大甲溪電廠。大甲溪起源中央山脈,橫亙台灣中部向西匯入太平洋,總長度約140公里,是國內最重要的河川之一。台灣河川受限於地形,多半短小而湍急,同時水量亦呈現落差甚大的現象,通常不利於水力電廠的設置;大甲溪拜地理因素之賜,由達見到石岡約60公里的流程中,擁有1,200公尺的落差,是國內最具水力發電潛力的河川。
早在民國前3年,日人就已經開始開發大甲溪的水力,提供珍貴的電力。至今為止,大甲溪沿線共有五座電廠,由東向西依次是德基、青山、谷關、天輪、馬鞍電廠,以及后里、社寮兩個機組。以上各廠採取自動化連線控制,合稱為大甲溪電廠,共有92.4萬瓩的裝置容量。
然而,大甲溪電廠在近年來,一直飽受天災之苦,從921地震開始,接續著桃芝颱風,以至近日的72水災、艾莉颱風,均一次次的重創大甲溪流域,目前包括:德基、青山、谷關等電廠均處於修復狀態。雖然大甲溪電廠的發電量不大,但水力發電這項自產能源,對於高度倚賴進口能源的我國,仍然是最重要的立足資產。
挫折之後的勃興
好山、好水、好天氣是台中縣的最大特色,自東勢開始的中橫沿線,一路都是值得玩賞的好地方,雖然谷關到梨山間交通中斷,但仍是中部最熱門的旅遊景點;壯闊的台中港,也是值得一遊的所在。在人文方面,位於大甲的鎮瀾宮是國內的信仰中心,每年農曆三月的「大甲媽祖繞境」,更是國內的一大盛事。
雖然因為連續的天然災害重創中部地區,但是仍然無損台中縣站起來的決心。在台灣北、中、南三大核心區域中,台中縣仍然是中部地區最重要的成員之一,而在能源方面,未來亦將持續扮演著聯繫南北、供應中部的關鍵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