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站導覽 最新上線 熱門點閱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 近期報導
:::

產業遺產,再生發電─台灣第一座水力發電廠的過去與未來

2004/10/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1100

字型:


▓撰文:趙俊祥 ■圖片提供:台北縣文史學會

新店溪支流南北勢溪交會的雙溪口畔,矗立著一棟斑駁的老舊廠房,莫說往來的戲水過客,就連當地居民或者是台電員工,也沒多少人知道這正是台灣第一座水力發電廠──舊龜山電廠的遺址,更遑論瞭解其對於台灣的水力發電、能源發展,乃至工業化、現代化上的重大意義。直至2004年4月,台北縣文史學會在相關單位的協助下,以「舊電廠遺址百年祭」為主題,調查整合地方文化資源,籌辦龜山文史研討會,並邀請創建電廠之後人來台尋根,獲得極大迴響,亦使舊龜山電廠的保存再利用,得以藉由跨國性的文化資源保存合作重新喚起重視。

1895年甲午戰後日本佔領台灣,即注意到新店溪上游山區豐富的水利、林木與樟腦等資源。1902年,日人土倉龍治郎為植林伐木之需,向總督府提出於龜山開發水力發電之計畫,翌年台北電氣株式會社核准設立,至11月即改為官營,並另成立台北電氣作業所。1904年底,電廠土木工程與室內輸電線路完工,因日俄戰爭運輸受阻之發電機也運抵台灣。不過到了1905年2月,引水道因地震緣故,原來鑿渠1,500餘尺全為填塞,不得不重新計劃改於山腳開鑿隧道。歷經幾番轉折後,終於在1905年7月完工,並架設龜山至台北間電壓11kV、長16.5公里的輸電線路,送至古亭變電所降壓為100V後送進台北的用戶端。同年8月發電機安裝完成後,25日正式全區實驗;10月15日,台北城內、艋舺與大稻埕三市街大放光明。

娓娓細數過往舊情

龜山電廠採川流式發電原理,自今龜山里栗子園處築壩取水,鑿四段隧道,以明渠暗渠接續共2.5公里水路,輸水至電廠後方前池接壓力鋼管,再利用落差能量帶動電廠內水輪機發電,並經尾水道排入新店溪。其中,以吸彎管讓發電水穿越南勢溪底過河增加工程的耐久性與安全性,在當時是全新的嘗試,連日本電力界都可能尚未使用過。壓力鋼管原本僅有二支,後增為直徑1.4公尺的三支供水輪機使用,及直徑0.48公尺一支供勵磁機水車用,最大引水量為6.954立方公尺╱秒,有效落差14.85公尺。水輪機組為橫軸二輪(單流)前口雙子法蘭西斯式水車,發電機為三相交流,出力250kVA;原裝置二部機組,1907年再增設一部,原裝置容量為600kW,直到1930年才擴充為750kW。

在電力缺乏的1925至1933年間,龜山電廠最大發電量累計為1.18億度,實際發電量累計1.06億度,平均發電率達90%,在全台電廠中名列第一。日人更從龜山電廠的成功經驗裡確立了台灣以水力發電為基礎的政策,並促進各項產業建設的發展。所以「第一發電所」的圖騰,標示的是台灣逐漸進入電氣化、工業化的時代意義,在台灣的水力發電史、能源發展史、工業史乃至現代化歷程中,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與紀念價值,亦孕育了龜山地區豐富的歷史建築與產業地景。

1941年3月,桂山(新龜山)水力發電所完工,1943年起舊電廠即廢棄不用,其發電機組移運至台東大南水力發電所(今東興發電廠)。時往事遷,荒廢的廠房與土地已劃為私人所有,但因水源保護區的開發困難,使它歷經了風災、水災及震災的百年滄桑,仍能僥倖屹立至今。目前電廠本體建築保存尚稱完好,龜山壩、水圳、吸彎管、前池、尾水道等相關遺跡仍歷歷可尋,可是超過半世紀來無人聞問,造成饒富意義的歷史空間荒廢閒置,不免令人嘆惋。抬頭仰望舊電廠上方的台電公司閃電標記,思忖何時方能再生活化,重新「發電」?

再生活化,又見歷史

近年來,「產業文化資產」或「產業遺產」的保存活化已蔚為風潮。當產業結構轉變或沒落,若能利用產業遺產的空間規模與舊有生產設施,並加以轉型改造經營,將創造再生的契機。舊龜山電廠除了是台灣重要的文化資產、龜山地區的發展源頭,亦是社區中歷史最悠久、無可取代的產業遺產。且除了舊龜山電廠外,在此區域內尚有三座運轉中的水力電廠,包括1909年的小粗坑發電廠(是現役水力電廠中年代最久遠者);1941年取代舊龜山電廠的桂山(新龜山)發電廠與1987年的翡翠發電廠;加上相關的水圳、攔水壩等設施,構成了系統化的水力發電歷史建物與工業遺產,不但完整呈現說明台灣的一頁水力發電史,更亟具保存價值與再利用潛力。

如同塯公圳灌溉台北平原,促進台北的開發;後至翡翠水庫提供大台北用水,是生命之泉;電廠也是使台北大放光明、百業俱興的能量之源。正可以「水」、「電」的「活水」、「能量」等生生不息意象,與飲水思源的歷史意涵,詮釋人與自然的互動過程,呈現動態樣貌的台北發展史。所以舊電廠所遺留下來的產業地景與空間,不論是開發或者保存再利用,都是一個新的產業體系建構過程,更是一地新的文化形塑起點。

電廠點燈,照亮龜山

2004年4月,台北縣文史學會在相關單位的協助下,以「舊電廠遺址百年祭」為主題,籌辦龜山文史研討會,並邀請土倉後人來台尋根,均獲得極大迴響,使舊龜山電廠的保存再利用,能藉由跨國性的文化資源保存合作得以重新喚起重視。

目前文史學會除每週於社區會議進行案例說明與意見交流外,並在7月舉辦社區文化營,規劃一系列的活動,包括:龜山歷史從頭說、龜山電廠的前世今生等文史課程;還有龜山歷史景點導覽、電廠歷史建物實地踏查;探訪水源頭、參觀電力文物館;社區老照片說故事、阿公阿嬤來講古等活動,以及電廠保存再生研討會等;以期達到「電廠點燈,照亮龜山」的推動策略,更讓舊龜山電廠活化再生,成為產業再興、地方再發展的「發電機」,也期待龜山社區營造成功與永續發展,為電廠注入源源不絕的活水能量!(作者為台北縣文史學會文史組召集人)


文章分類 焦點精選
活動快訊
能源FAQ
能源E觀點

網站選單 關於能源報導 全文搜尋 聯絡我們 友站連結 FB粉絲專頁 網站導覽 經濟部圖文懶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