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760
字型:
▓撰文:陳 芃
今年度接踵而來的颱風,挾著強風豪雨,造成全台從南至北,都傳出慘重的災情,不禁讓人有「天地不仁」的感嘆。滿目瘡痍的結果,背後有著許多原因,在自然界方面,包括:氣象異變造成豪雨頻繁、921地震後脆弱的地質等;而在人為的部份,則包括:山坡地開發與水土保持的平衡、防災救災工作的執行、工程設計不當與人為疏失等。
然在這些之外,在災害發生時能源的中斷,對生活將造成最大的衝擊。無論是被土石流隔絕的山地部落,或是淹在水中的都會區,一旦電力供應中斷,日常所需的照明、通訊,或是搶救所需使用的工具,均將喪失功能,使得生活在短時間內陷入困境,也將對於人的心理造成無形的恐懼與壓力。
多次水患之後,許多家庭開始自備發電機,但是發電機需要燃料,偏遠地區的受災戶,在連外道路被阻斷的情況下,將無法補給燃料;在都會地區,如遇淹水等交通受阻的情況,發電機使用的燃料同樣是難以取得,而若平時在家中儲備燃料,又有潛藏的危險,成為一種兩難的情況。
在此,分散型電力的概念正是防災的最佳配備。小型的太陽能、風力的發電設備,雖然發電量少、效率較低,但當災害發生時,將能突破燃料的限制,提供最基本的通訊、照明等需求,確保自身的安全,非常適用於偏遠地區的居民使用;都市土地空間有限,設置較為困難,但如能連同公寓、大樓其他住戶共同裝設、共同運用,則仍能達到一定的效果。
目前太陽能發電等分散型電力系統,仍面臨價格昂貴的問題。然而在連續的天災之後,面對未來不可預期的狀況,如能發展出裝置輕巧、利用方便的簡易型系統,相信社會將有極大的接受度,成本自然將會降低,普及度更將增加。我們當然不希望淹水、土石流的惡夢再現,但面對未來,未雨綢繆,有備無患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