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05
經濟部能源局
點閱人次:
863
字型:
▓撰文:陳 芃
山,是建構台灣的主體,是河流的發源地,更是孕育這片土地的根源。全省五大山系中,有三大山系在南投縣境內交會,可說是山的故鄉;而南投縣的能源建設與運用,不但與山息息相關,也是台灣歷史的重要焦點。
廣達4,106.4平方公里的南投縣,是台灣面積第二大縣分,僅次於花蓮縣;其間有54萬人口,每平方公里僅有132人,只比台東縣69人、花蓮縣76人多,是全台灣人口密度第三稀少的所在。最特別的是,位居台灣地理中心位置的南投縣,是全國唯一不靠近海洋的縣分。
除西部有部份的丘陵與盆地之外,南投縣幾乎均為高山所環繞,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等三大山系交會於此,全國62座2,000公尺以上的山峰,有41座位於南投縣;而信義鄉東埔的玉山,海拔3,997公尺,更是東南亞第一高峰。
大規模水力發電的起始
雖說南投縣眾山環繞,看似墾殖困難,但其實它的開發甚早,在明清時代即以在竹山等地區囤墾;其後日本佔領台灣,南投縣優良廣大的森林資源,更促使日人積極投入經營。除林業之外,南投縣更是全台水資源的重鎮,由於崇高的山脈擋住了南太平洋與東太平洋的季風水氣,孕育出豐富的雨水來源,使得南投縣境內眾溪聚集,全台最長的濁水溪即發源於此。
雖然水力豐沛,但是山高嶺峻,不易用於水力發電。日據時代,為籌措產業發展用的電力,日人規劃在南投境內興建大型水利工程,藉由人工的設施來增加水資源的使用,這就是今日著名景點——日月潭的由來。日月潭本是一個低窪盆地中的小湖泊,經日人在盆地邊緣填土築壩,並由地下水路導水蓄湖,方成為今日景觀。
1934年,日月潭第一發電所竣工,總裝置容量達100,000瓩,工程共花費15年時間,為當代東南亞地區最大之水力電廠。後經電力負載研究之後,日人認為僅依日月潭第一發電所的發電量,數年後將會有所不足,又著手興建第二發電所,於1937年竣工發電,總裝置容量為43,500瓩。這兩個發電所是當時中部工業的動力心臟,對於今日中部地區形成精密工業重鎮,影響深遠。
全台最大電力儲存單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月潭兩個發電廠均為盟軍轟炸所毀;光復後,修復這兩個大型的水力電廠,是政府的首要工作。其後,國內經濟開始發展,步入工業化社會,電力尖離峰擴大,然而電力又無法儲存,形成調度上的問題。
為解決電力的困境,1973年時台電公司在邀請國外專家會勘後,提出明湖、明潭兩個抽蓄水力電廠的計畫,將台灣電力帶入了一個新的領域。明湖抽蓄電廠於1981年開工,1985年竣工運轉,以日月潭為上池,另築一水庫為下池,利用兩池之間的高低位差發電,是台灣第一座抽蓄電廠。明潭電廠在1987年開工,1998年完工,仍然是以日月潭為上池,是台灣第二座抽蓄電廠,同時亦是亞洲最大的抽蓄電廠。
這兩個電廠除了發電功能外,每日抽放水流尚能循環湖水,使日月潭成為一個「活水水庫」,也讓日月潭有了只有海洋才有的潮汐現象。因為明湖與明潭抽蓄電廠,均以日月潭為上池,白天時,將日月潭的水下流至明湖與明潭水壩用以發電;待晚上後,再利用火力、核能等較廉價的電力,將明湖與明潭水壩內的存水,透過抽水機送回日月潭,因而形成日月潭水位的落差變化。
少為人知的供電重鎮
在水力發電與調節電力之外,南投縣境內尚有一座中部地區供電重鎮,那就是位於中寮鄉的中寮超高壓開閉所,其佔地約34.8公頃,是全台最大的超高壓開閉所。中寮超高壓開閉所成立於1984年,南北超高壓輸電線均由此而過,成為全台電力系統樞紐,亦擔負著匯集中、南部的水、火力電源及電源經濟調度傳輸的重責大任。
921大地震時,中寮超高壓開閉所遭遇到相當的損壞。在南開關場的部份,整個地層呈東西的方向滑動,北開關場也有下陷及滑動的現象,也使得南北電力中斷,無法連成網路,造成調度上極大的困難。所幸中寮超高壓開閉所已經恢復原貌,而南北第三超高壓輸電系統亦已貫通,國內供電穩定度得以提升。
談到輸電線路,南投縣境內尚有一條國內主要的東西向345kV超高壓輸電線,也就是著名的「新東西線」。由於台灣東部地區的電力需求與供給無法平衡,必須由西部輸入電力,新東西線即扮演著這樣的角色。這條跨越3,000公尺高山、橫過深谷溪流的輸電線路,其建設難度堪稱全台輸電工程最高者,也見證了電力建設的雄偉。
以能源為旅遊註腳
南投縣是台灣原住民種族最多的地區,豐富多樣的原住民文化,配合境內眾多的觀光景點,讓南投縣成為國內的旅遊勝地。享譽中外的日月潭、好山好水好氣候的埔里、超人氣的清境農場、水里的蛇窯、集集的綠色隧道、省府所在地中興新村,都是值得一遊再遊的勝景。
建議大家在探索南投縣的美麗之際,不妨也特別注意文中所述的能源建設,在歷史與現代交錯、人文與建設結合的過程中,相信將能深切體會到南投縣獨一無二的風采,也將對能源有更深切的認識與實際的體驗。